北京治皮肤病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甘肃兰州,黄河唯一穿梭而过的一座省会城市,这座城市定居的知名剪纸老前辈有两位,78岁的叶长友老师和78岁的陈宜江老师,今天我们了解陈宜江老先生与他的剪纸;

兰州七旬剪纸艺人陈宜江介绍剪纸版《歌伎仕女》。艾庆龙摄

“飞天仙女、千手观音、帝王后妃、将军武士……”,这些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在七旬剪纸艺人陈宜江眼中成为了素材,在近30年的时间中,百组壁画人物跃然纸上。陈宜江笑称,实现了将敦煌壁画人物“搬”回家的愿望。

图为陈宜江所制作的剪纸版《盛唐舞女》。艾庆龙摄

出生在甘肃兰州的陈宜江,年幼时,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协助母亲完成剪纸作品,潜移默化中,逐渐喜爱剪纸艺术。他也从“辅助人员”变成了“主剪人”,得益于作品惟妙惟肖。

“万物均可素材。”是陈宜江对待剪纸艺术的心态。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完成剪纸作品。期间,他还得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老师的指点,找到了剪纸和绘画的交集,使他更加喜爱剪纸艺术。

谈及利用敦煌壁画人物做剪纸素材时,陈宜江回忆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首次参观敦煌壁画,看到数量庞大且技艺精湛的壁画时,心跳莫名加速,也着实让大脑空白了许久。

兰州七旬剪纸艺人陈宜江介绍剪纸版《千手观音》。艾庆龙摄

被敦煌壁画震撼到的陈宜江在选择提前退休后,与其他退休人员生活不同,他计划制作“剪纸版”敦煌壁画人物,按照窟号对照壁画,临摹、思忖、补损和再创作成为了“新工作”。

“壁画转化成剪纸,最难点在于设计。”陈宜江告诉记者,壁画没有剪纸模版,每个都需事先设计好图稿,然后再进行镂、刻、剪。唯如此,落剪时,才能游刃有余,不被篇幅所左右。

在创作过程中,陈宜江深居简出,挑灯夜战,一组组剪纸版敦煌壁画人物逐渐成形,追求新鲜的陈宜江又萌发出制作剪纸版壁画的想法。

陈宜江以长达10多米的作品剪纸版《罗汉》举例说,人物形象丰满圆润,神采奕奕,神情姿态彼此呼应且无一雷同。“与单个人物剪纸不同,群体人物讲究一气呵成,一整张纸完成后还须保持完整。”

陈宜江介绍说,《罗汉》仅设计画稿便花费3个多月时间,其中最难处理的便是胡须、云鬓部分。为解决上述问题,陈宜江引用绘画技巧,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笔画逐渐变粗或变淡已营造“毛根出肉”的视觉效果。

痴迷于作品情境的陈宜江,如今已78岁,受限于身体情况,“收官”不再进行创作。在陈宜江看来,近30载的创作之路,是他对敦煌感情的流露和表白。(来源:中新网兰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fz/138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