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孙梦圆于娜北京报道 商业化8个月后,首款国产新冠中和抗体疗法官宣停产。 3月24日,腾盛博药发布公告称,决定停止生产旗下控股子公司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腾盛华创”)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amubarvimab,BRII-)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romlusevimab,BRII-)。 公告进一步指出,这一决定是基于不断演变的新冠疫情趋势和相关政策的更新,包括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计划于年5月结束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PHE),以及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DMO)对药物相关情况的长时间观察。 财报显示,年,腾盛博药营收由零增加至万元,均来自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其研发开支为4.41亿元,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69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万元,年内亏损约4.84亿元。 对于此次停产后,是否还有剩余库存,腾盛博药相关负责人回应《华夏时报》记者称:“我们已基本将该药物的全部适销产品销售到全国25个省份了。” 去年销售额万元 年12月8日,作为国产首个新冠中和抗体疗法,腾盛博药的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批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其中青少年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 据此前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信息,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挂网单价为“每支不高于全国最低价元”,由此推算,每人治疗费用近万元。 腾盛博药表示,年7月在中国商业化上市后,公司已基本将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全部适销产品出售给全国25个省份及家医院,该药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万元。作为确保人道主义通道及为遏制疫情暴发作出贡献的承诺的一部分,腾盛博药于商业化上市前向中国21个城市及22家医院捐赠近人份的该抗体用于紧急使用。 3月24日,腾盛博药公告称,公司已作出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工作以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同时,公司预计,未来无论在中国或美国以及其他地区,都不会再从该联合疗法中产生可观收入。 财报显示,年,公司营收由零增加至万元,均来自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其研发开支为4.41亿元,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69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万元,年内亏损约4.84亿元。年底流动资产为30.7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9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腾盛博药拥有一条针对传染病及CNS疾病的由10多个创新候选产品组成的管线,核心候选药物为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的药物,但除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外,其余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进入临床2期的只有4项。 进展最快的是由VBI及Vir授权的乙型肝炎项目,目前正在开展BRII-(一种新型重组蛋白免疫疗法)和BRII-(一种经皮下注射给药的靶向HBV病毒RNA的siRNA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的研究。财报称,年2月,2期MRCT联合疗法研究已完成90名亚太地区患者入组。 对于研发进展,腾盛博药坦言,“由于我们的大多数候选药物仍在进行临床试验以及COVID-19项目被终止,我们预计未来很短期内不会实现候选药物销售或商业化。年,我们重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