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平度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总人口万,其中万人在农村,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该市立足自身农村区域广、农民数量多的实际,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突破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广大农民共享到了改革红利。 ”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抓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村产权新体系 从年开始,平度市结合自身实际,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确权登记为基础推进农业生产市场化。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目前已完成个村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更加明晰,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初步形式,农民财产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村民变身成股东,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平度市东阁街道徐福村共有户,人,耕地面积亩。年1月6日,该村完成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取了社区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宣告了徐福社区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并为人股东颁发了股权证,成为平度市第一家股份合作社。年,合作社收入预计达到万元,每个股东将获得分红1万元。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支撑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为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成立了家农民合作社,家家庭农场,组建了20家农民合作社联社,重点扶持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了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连接50%农户,并推动基地实现“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带动农户8万余户,年销农副产品多万吨,为农增收近亿元。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载体推进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建立政府主导的市、镇、村三级流转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导向机制,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平度市积极打造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在市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全方位、多功能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设置政策咨询、业务受理、登记发证、交易审核等服务窗口,为交易村集体资产、土地经营权等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各镇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分市场,各村配备村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员。其次,完善了市场服务功能。提供资产评估、法律服务、项目推介、抵押融资等配套服务,并引入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机构,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形成集各项功能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另外,对市、镇(街道)共享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站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网上发布、竞价、交易。截至目前,全市已发生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个,交易金额余万元。 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抓改革,着力构建农产品产销衔接新模式 以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加快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步伐,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综合体。依托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和优势农业产业,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将产品品鉴、民俗风情、农史古蕴等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根据现代农业综合体的构成及其特点,着力打造了享誉全国的马家沟芹菜产业综合体、大泽山优质葡萄产业综合体、青、青丰现代种业农业综合体等。二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平度秀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乡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创意农业,壮大休闲农业规模,实现全域旅游目标。三是大力发展“农业+”。 01 农业+电子商务 重点打造了何家店花生、云山大樱桃等5大电商产业园,建成了阿里巴巴平度产业带和特色产业馆,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开展了订单农业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创新农产品订单履约机制,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王桂欣曾连续8年成为“阿里巴巴”洋葱类标王,总销售额达多万美元,客户遍布10余个国家和地区。初步统计,年,平度市通过电商销售的农产品达万吨,占农产品销售总量的27.1%。 02 农业+物流快递 充分发挥京东、农村淘宝等服务网点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重点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持续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03 农业+专业市场 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扎实做好区域性专业实体市场的改造提升,加快“线上线下”、实体市场与平台市场的深度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专业批发市场11处,年交易量多万吨,交易额40多亿元。其中,依托平度市特有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开工建设了中国供销·青岛平度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亩,建设胶东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农产品贸易流通基地,可实现年交易额50亿元。
围绕薄弱环节破解抓改革,着力构建金融支农惠农新机制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金融的深度介入是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的前提条件。平度市紧密结合农村金融聚集区建设等,以“涉农、增信、普惠”三大特色为引领,着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引导金融、社会资金向“三农”聚集倾斜。开展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试点,市财政注资2亿元成立了平度市农业开发投资公司,搭建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整合各级涉农资金投资农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已募集资金47.19亿元。注资3.2亿元成立了国有独资融资担保公司,拓展农业融资担保范围,为涉农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融资提供政策担保。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地抵押贷款试点,完成了个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占总村数的95%。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出资0万元设立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两年来已为农民贷款9万元。开展农民合作组织互助试点,目前已有6家合作社开展了信用互助业务试点,互助金额余万元。另外,还探索开展了“保险+期货”及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投保蔬菜8多亩,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种植损失。 围绕品牌培育抓改革,着力构建农民创业增收新路径 实践工作中,平度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发展高端特色名牌农业作为突破点,以品牌带动产业,以产业助推农民创业增收,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 在地理标志保护上开创了“平度模式”。从马家沟芹菜成为全国第一批叶类蔬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始,我市在推进高端特色名牌农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运用地标产品保护推进农产品原产地域的统一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之都。目前,已拥有18个地标产品和3个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为涉农地标产品全国第一县(市),建设了山东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驰名商标已成为平度的城市名片。 在地理标志品牌增值上展现了“平度符号”。根据地标产品质量和标识使用数量的稳步提升,科学进行绿色发展品牌运作,逐步形成了以地理标志为纽带联结起来的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平度市18个“地标”产品年地理标识使用量(包装印刷)达到9万个,年实现产值18.5亿元以上,覆盖种植面积万亩以上,每年为农民增收1.3亿元以上。同时,随着“食在平度”品牌的创建,这些地标产品已经成为安全、美味的原产地食材,对于打造因美食而闻名、以美食聚人气的旅游强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地标产品的名牌效应延伸了行业链条,催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深加工企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喜燕花生油、大森葡萄酒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明星产品”,“中国葡萄之乡”、“中国牛肉之乡”等美誉大大提升了城市内涵和国内外知名度。 在“农创平度”品牌打造上集聚了“平度经验”。在产业发展机制改革上,率先提出并成功打造“农创平度”品牌,着力打造“农创+科技”、“农创+品牌”、“农创+旅游”、“农创+电商”、“农创+脱贫”五大模式,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创客孵化,有效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群体的活力。目前,“农创平度”已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介,全市农创体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格局。在“农创平度”品牌影响助推下,我市涌现出全国“三农人物”王连强、“全国创业大赛青岛赛区亚军”刘德波等农民创业明星。目前,农民创业人数达到人,新发展市场主体户,增长62%。 来源:平度市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平度市政府副市长徐广举 (封面图片源自网络) 往期精彩内容在“中国家庭农场”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白癫疯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