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采访团成员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前合影。 图为采访团参观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图为华家岭全景。 十月,西北的天已渐渐转凉,在甘肃通渭这片洒满了红军战士鲜血的沃土上,却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绿油油的梯田,漫山遍野的树木,拔地而起的厂房,忙碌收获的身影……处处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16日——17日,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一行在红色沃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进行采访,重温红军长征历史,并参观红色通渭的新颜。 通渭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现辖18个乡镇个村10个社区。 年8月至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径通渭,足迹遍及通渭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年9月,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会议”,正式作出了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保卫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大本营的重大决策,从此,“榜罗会议”便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通渭这片土地,因这段红色历史而文明全国。年10月,红五军在通渭华家岭狙击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多名红军将士血洒华家岭,保证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赢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在红军会师前后的十多次战斗中,华家岭阻击战是其中最为艰苦激烈的一战。 榜罗镇位于通渭县西南部。年9月26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北渡渭河后进入通渭榜罗镇,并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把中共中央和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正式决定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榜罗镇会议是长征期间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彻底结束了红军长期没有明确目的地而四处转战的局面,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今的榜罗镇是全国红色旅游重镇,榜罗会议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而榜罗镇会议旧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并列入全国个红色旅游景点名录。 位于安定、通渭、会宁三县接壤地带的华家岭,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米,境内地势高寒,阴湿风大,沟壑纵横,坡陡沟深,生态极为脆弱。近年来,该乡传承发扬长征精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至年底,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贫困面为30.76%。全乡18个村里,石卜、活马、后湾、老站、大牛、小牛六个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听爷爷讲红军过雪山、穿草地的故事。”身为红三代的富永连是当年红五军战士王宗兴的孙子,他告诉记者,已故的爷爷王宗兴是四川人,当年是红五军的一位普通红军战士,在惨烈的华家岭阻击战中负了重伤后与部队失联,伤愈后遗落在华家岭后湾村与富氏女成家后改为富姓。他说爷爷在世时曾多次对他说起过当年红五军喋血华家岭的惨烈战斗。 华家岭作为曾经的战略交通要塞,不仅是西兰公路的必经地,同时也是华双公路、马陇公路、华兔公路与西兰公路的交汇点。近年来,华家岭乡坚持以“路水电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为重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富民产业培育,投入金融支撑,确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个个连接着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打上了高效、特色、现代的标签,正在这方红色沃土上开花结果。 “这些土豆都是打包好,往兰州,西安,还有周边各县销售,一箱20斤左右,能卖50块钱。”作为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员的王凯雄一边打包土豆,一边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合作社的成员,种植土豆等农产品,并往外销售,“以前我们只有自己的两三亩地,收入不是很多,现在到合作社了,一年下来收入比之前要好很多”。 据了解,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华岭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发起组建,流转荒山00亩、土地亩,建成林下经济曁云杉育苗基地,吸收方圆贫困户为社员,引进乌骨鸡、贵妃鸡进行饲养,并种植观赏牡丹、黑枸杞。 记者看到,在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曁云杉育苗基地,一群群乌骨鸡、贵妃鸡、土公鸡、绿壳蛋鸡,映衬着一棵棵新育的云衫,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生态美卷。 华家岭乡党委书记殷建国说,近年来华家岭乡着力夯实基础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引进一些企业和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发展起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投资小、时间短、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富民项目、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 站在华家岭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绿树环绕在山间,昔日光秃秃的梁卯之间已悄然披上绿装,一垄垄错落有致的梯田,一座座高高站立在梁岭尖上的风电塔,向山外的人诉说着这里的变化。(转载自中国甘肃网) 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y/14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