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山川色彩如画,田野硕果盈枝。李春学一边平整土地,一边算着来年的经济账:再种二亩秋葵,承包两个大棚,一棚种西红柿、黄瓜,一棚种奶油草莓…… “以前我们种的菜除自留外,都拿到集市上卖,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得好,来采摘的人一拨接一拨,在地头就把钱挣了。”李春学高兴地说,“以前卖的是农产品,现在卖的是好风景。” 李春学曾担任华亭市策底镇大南峪村党支部书记十年有余,是大南峪村发展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环顾如今的大南峪村,房舍俨然,阡陌纵横,古朴的小公园透着清幽,别致的景观园里传来阵阵笑声……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风情画卷扑面而来。 然而,就在几年前,提起大南峪,大伙直摇头:位置偏,路难走,一无资源、二无产业,“烂泥湾”的帽子远近闻名。面对一清二白的村集体经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学直言“抬不起头”。 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偏僻的小山村。大南峪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党支部带领全村扎实推进“安全稳固住房全覆盖”工程,户危旧房得到改造,户间土坯房整体消除。村民干部齐上阵,硬化通社道路、砂化产业路,整治河道,绿化面山,村子旧貌换新颜。村民住进了小康屋,孤寡老人搬进了“幸福小院”。 年,村“两委”牵头成立了兴裕药材种植合作社,新建了涧沟河流域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民种植天麻、半夏、独活等中药材。村上还和河南一家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流转亩土地栽种油用芍药苗,和绿禽养殖公司签订土鸡托管养殖协议,实现产业“全面开花”。 “村民务药材、搞养殖,种菜养鸡,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产业。”李春学回忆,年底,我们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兴一业,旺百业。环境变好了,产业兴旺了,来村里游玩的人多了,大南峪村人的发展思路也更活泛。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俗风情,村上初步确立了集“乡村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乡村记忆博览园、水上游乐园、野外露营地、农耕体验园、跑马场等别具一格的特色景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具规模。 年,大南峪村成立了农康农业开发公司和峪盛旅游管理公司,以资金、土地、劳力入股多种合作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办起农家乐,种上秋葵、草莓等时令果蔬,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还当上了有分红的“股东”。年,旅游公司带动本村多人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多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 “五一”假期,天刚蒙蒙亮,村民王宝霞已开始张罗农家乐一天的食材:洗菜、备料、压面、打包……“这几天来游玩的人多,平均一天能收入八九百元。”从三年前的“小打小闹”到现在有固定门面,王宝霞说,“村子变化真是大,不光城里人来,村里大人娃娃都爱转。” “今年‘五一’期间,大南峪村日均接待车辆多辆,游客超过余人,景区收入达万元以上。”接过村党支部书记“接力棒”的李海杰信心十足。 据了解,年以来,华亭市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集中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辐射带动周边6个贫困村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标准化农家乐31户,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8.25万人次,总收入达到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