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失去联系,就长按二位码加好友吧

(八十年前的今天,发生了震动中国的西安事变,这一事变改变了国共关系,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西安事变是中共由衰转胜的节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从私心方面看,是不想成为蒋的剿共工具,而是想保存实力,更是想与中共结盟,获得苏联的军事援助,成为中国北方的抗日领袖。表面上的口号,当然就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一致对外抗日"。

年到达陕北后,陕甘支队只剩下四五千人(第一军团),再加上十五军团(由陕北的二十五军、二十六军合编而成),共万人左右。流窜的红军损失惨重,一直想找个根据地驻扎下来,先后打算在黔滇川等地建立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剿),都没站稳脚跟,最后选择了在陕北落脚,并不是要所谓的北上抗日。

红军打不过中央军,但对付地方军没问题,在与东北军交战中,东北军损失了几个师。年1月,通过东北军的高福源(被红军俘虏),与王以哲(六十七军长)、张学良建立联系(中共方面的谈判代表是李克农)。张学良与中共谈判,一方面固然是交战失利,为了保存东北军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受了蒋介石的刺激,当时蒋派董健吾与中共秘密接洽,拟定用政治手段解决中共问题(蒋这一计策无疑是失策)。毛代表中共向张承诺,只要抗日反蒋,中共愿意接受张领导(拥戴张为抗日联军首领),并许诺从苏联给东北军弄军火。

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会谈。周要张"抗日反蒋",张主张"联蒋抗日",除非蒋投降,否则不会反蒋。红军东征,与汤恩伯的中央军、阎锡山的地方军交战失利,就西渡回陕北。同时传来好消息,张学良在4月26日晚找刘鼎谈话,表示愿意抗日反蒋、联俄联共。

5月12日晚,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进行第二次会谈,主要谈了四个问题:一、东北军与红军合作,共同应对中央军;二、张学良的东北军给中共的红军援助10万发子弹;三、实施西北大联合计划,东北军与红军合手打通与苏联的通道,争取苏联的援助,建立西北国防政府;四、由张学良负责护送邓发去苏联争取援助。

6月初,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中共试图联合西北的地方派发动西北事变,以策应两广事变。计划未成功,中共的红都瓦窑堡却被国军占领了,本来中共打算让东北军占领,不料让高双成的部下抢占,这让东北军的刘翰东大为恼火。

6月底,张学良为了获得苏联援助,请求入党。6月30日,刘鼎将张的请求汇报给中共中央。7月2日,中共中央又将张的请求汇报给共产国际。8月15日,共产国际回复中共,拒绝张入党,本来打算同意张入党的中共也只好照办,拒绝了张的入党申请。

李克农一跟王以哲、张学良秘密接触,就被67军副官处副官、复兴社成员刘宗汉探知,并密报戴笠。中共向张学良建议在东北军中建立政治部,由中共负责,未遂。但中共也在东北军中发展了一些党员,多为普通士兵,并无军师旅团军官。由于受到政训处监视,中共在东北军的地下发展工作进展不大。

除了张学良,其他地方实力派也都各怀鬼胎,与中共暗通款曲,如西南的李宗仁、十七路军的杨虎城、十九路军的陈铭枢、四川的刘湘、华北的宋哲元、傅作义、韩复渠、新疆的盛世才等。

在年8月中共给苏联的报告中,全面介绍了中共的情况,当时陕北红军有近三万人,一军团(辖一、二、四师)约八千人,十五军团(辖七十三、七十五、七十八师)约六千人,直属部队(有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军、第一独立师、两个独立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山炮连)约七千二百人,以上正规红军三项共两万一千余人;地方部队有六千余人,包括陕北省的三个独立团、五个独立营及各区县游击队共约三千人,陕甘宁省的两个独立团、一个独立营及各县游击队共约一千三百人,陕甘特区的游击队约三百五十人,中央直属队二百多人,关中苏区游击队约四百人,神府苏区一个独立团及各县游击队约八百人。

苏联通过潘汉年等人向中共指示,应该打通与苏联的通道,以便得到苏联的援助。为了打通与苏联的通道,毛、张闻天等人致电二方面军(贺龙)、四方面军(张国焘)北上。张国焘曾另立中央(年11月),要求毛等人服从(要求陕北原中共中央改称西北局),后自动取消,改称西南局。

年8月15日,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不要"抗日反蒋",而要"抗日联蒋",并提醒中共要小心张学良。中共为此也就放弃了"抗日反蒋",提出了"逼蒋抗日"。带有"抗日反蒋"意味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也就不了了之。张学良得知中共的政策转变了,也积极向蒋表示抗日态度。

早在年1月,蒋介石就派邓文仪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密谈,提出只要中共取消苏维埃、红军接受改编,就可以一致抗日,但遭到中共拒绝。同时,蒋介石在1月22日,要求苏联大使劝说中共向南京输诚,也遭拒。陈立夫也向中共的北方局传递了类似的信息,但中共不愿接受南京节制,主张先取消一党专政、停止内战、组建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释放政治犯等。等平息了两广事变,蒋介石又不再退步了,对中共大举进兵。而有所妥协的中共提出只要承认中共的独立性,就愿意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

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致电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要求苏联提供援助。9月11日,共产国际表示同意援助中共,并赞同中共攻占宁夏和甘肃西部的计划。9月15日,中共中央致电一、二、四方面军,部署打通苏联的通道。

当时红军约八万多人,一方面军两万七千多人(包括一军团八千人、十五军团六千人、各直属部队七千两百人、地方部队六千人),二方面军约一万四千多人(包括第二军七千六百多人、第六军四千余人、第三十二军两千六百多人),四方面军约四万两千多人(包括第四军五千七百人、第五军四千六百人、第九军九千六百人、第三十军八千人、第三十一军五千人、方面军直属队五千人、总直属队四千六百多人)。

当时包围红军的国军约四十万,陕西东北部有陈诚指挥、汤恩伯领导的七个师(共二十四个团),洛河下游左岸有杨虎城指挥的十七路军(两个师、五个警卫旅、两个特务团、一个骑兵团),陕北有东北军三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共七十个团),宁夏有两马(马鸿宾、马鸿逵)的两个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两个特务团(共三十二个团),静远、静宁一带有邓宝珊的新编第一军(共四个团)。

边打边谈是常态,蒋一边对红军进行围剿,一边又找中共密谈。在挫败红军的宁夏战役后,中共表示愿意按照解决广西的办法,接受改编(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而这时蒋又变卦,要求红军缴枪受编,人数只保留三千人。11月20日,中共向共产国际请示,能否再次实施西北大计划,以联张反蒋抗日。11月20日前后,红军在山城堡歼灭胡宗南部丁德隆的一个旅,蒋介石又作出让步,表示愿意接受红军改编,人数在三万人以内。

苏联担心受到日军进攻,在年11月4日通知中共,援助地点由内蒙改为新疆。于是中共放弃攻打宁夏,准备改打新疆,并让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进行西征。由于军费奇缺,中共先后向张学良借款七十万元救急。中共一直向苏联请求援助,由于援助军火和物资的路线没有打通,苏联就通过宋庆龄向中共提供资金支持。

蒋介石在年10月底赴陕,发表谈话,认为中共是内患、近敌,日军是外敌、远敌,必须先剿共后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劝说蒋介石先抗日,无果,就产生了扣蒋抗日的念头,最先提出扣蒋的是杨虎城。此前与中共接触很谨慎的杨虎城处境艰难,一旦中央军在陕西落脚,杨虎城的地盘和十七路军就可能被蒋接管,杨虎城提出扣蒋,也算是放手一搏。东北军对蒋很不满,尤其是其中的少壮派。当时绥远傅作义在抗日,东北军请缨被拒。蒋12月初再次赴陕,就想对东北军官兵进行教导和督战。另外,张学良也担心其与中共勾结的事败露。

蒋抵陕后,张又数次劝蒋停止剿共,全力抗日,无果。12月7日前后,张下定决心扣蒋。9日,学生示威游行,要求抗日,进一步刺激了张。10日晚,进行行动部署。11日晚,蒋召见张,张很紧张。12日凌晨六点许,东北军包围了蒋下榻的华清池,解除了宪兵武装,随后与蒋的卫队枪战。七时许,在骊山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后面搜到蒋。

事变当日,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共将情况通报共产国际,并要求援助。次日,中共召开政治局会议,毛认为事变将中共从牢狱里解救了出来,并主张杀蒋。南京方面在事变当日,作出强烈反应,准备对西安大举进兵,十七路军也有部队响应中央军。14日,中共向张建议,建立由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组成抗日联军,由张学良领导。国内外一致谴责张学良,中共也见机行事,要求张不要对外发表关于组建抗日联军的主张。15日,中共以中立的第三者自居,发表通电,主张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改组政府、罢免蒋氏。16日,中央军大军压境,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出现部队倒戈。

17日,张学良派飞机前往延安,将周恩来接到西安,张、周进行密谈,讨论后认为,一旦爆发内战,就杀掉蒋。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于14日抵达西安,向蒋递交宋美龄的亲笔信,宋劝蒋"宁抗日勿死敌手",蒋强硬态度有所缓和,蒋鼎文受命向南京传达蒋之手令,宋子文答应赴西安谈判。21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南京方面并没有停止进军,张学良与中共方面在20日前后都在商讨如何迎击中央军。张学良也作了最坏打算,准备与中央军决一死战,如果战败,要不自杀,要不入山为匪。

16日,共产国际给中共的回电没有译出,直到20日中共才再次收到共产国际的指示。苏联先是批评张学良发动事变破坏了统一战线,助长了日本侵华,然后让中共向南京方面表示改组宁府、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1日中共通过周恩来将苏联的意见转告张学良,但隐瞒了苏联的批评。

宋子文20日赴西安劝蒋,22日宋美龄也赴西安劝蒋。蒋作出妥协,只要中共废除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取消阶级斗争、接受蒋之领导,他就同意召开国民大会、重组国民党、容共联俄抗日。23日和25日,蒋会见周恩来,周保证放弃共产主义宣传、取消苏维埃、服从蒋指挥,蒋也口头承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关于是否放蒋,24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产生分歧,张认为只要蒋有口头承诺就可以放蒋,杨不同意。24日晚中共中央指示周,放蒋须坚持三个条件,一是中央军撤出潼关,二是南京及蒋通过公开文件宣布停止内战、召集救国会议,三是释放政治犯。25日,周恩来与杨虎城还在讨论促蒋发表公开承诺,张学良就把蒋给放了。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中共和杨虎城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蒋的私下承诺,为此遭到了担保人宋氏兄妹的指责,也受到了苏联的批评,随后毛在政治局会议上承认这一做法太幼稚。张被蒋扣留后,想回到东北军的张向蒋建议剿共,东北军可以撤离西北,远离是非。东北军对蒋扣留张不满,欲与中央军决一死战。

中共也公开表达对蒋不满,蒋在年1月初委托张冲要潘汉年转告中共,不会对西北动武,西北问题会政治解决,国共关系会按照蒋与周的西安谈话继续推进。中共回复,要蒋撤兵、释张、改组政府。

蒋想让中央军控制陕、甘,中共与杨虎城不想让蒋插手,向蒋建议,杨虎城的十七路军驻扎在西安、韩城一带,张学良的东北军驻扎在兰州、凉州一带,红军驻扎在延长、延川一带,中央军驻扎在潼关、华阴一带。1月20日,蒋拒绝了杨虎城的方案,蒋说不许中央过问西北,是要使西北跟东北一样沦亡,并警告杨25日前作出答复,不然就开战。同时,蒋让张冲通知中共代表潘汉年,红军可以驻扎在延长、延川一带,但中央军必须控制陇海线,十七路军不能驻扎在西安,东北军只能驻扎在甘肃。蒋还让中共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思想工作,如果西北接受上述条件,可以向红军提供给养,不然就讨伐。中共担心一旦开战,蒋的私下承诺就泡汤了;如果主和,由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组成的西北联军就会解体,而且蒋要是不守信用,三位一体的西北联军会被中央军一一击破。最后,中共还是接受了蒋的提议,所有希望也只能寄托于蒋的信用。

22日前后,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与南京方面妥协。杨虎城与东北军中的少壮派主战,中共威胁如果开战红军不会参战,为此东北军与十七路军骂中共出卖朋友。刚与南京方面达成妥协,东北军中的少壮派发动军变,杀死王以哲,这引起元老派的反弹,对少壮派进行报复,并纷纷投靠南京,从此,东北军分崩离析。

2月8日,中央军进入西安。3月初,东北军东调,杨虎城被迫下野。东北军与十七路军成为了西安事变的受害者,而中共成为最大受益者。之后,蒋停止了对红军的大规模围剿,并容共抗日。

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向国民政府承诺,取消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国民政府随后召开国民参政会,将中共纳入抗战行列,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并为其提供军费。

丹青说史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这里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请长按下方







































白癜风的药
白癜风偏方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y/70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