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赛柏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历经33年(于年由已故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首次提出)讨论,终于年12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药法》全文共字,分9章63条。 本文分别从《中医药法》中的关键词和中医药产业链两个角度进行解读,共提及关键词46次,涉及中医药产业链上32个关键点,详见下表: ▍根据《中医药法》中的关键词解读 (一)1个“并重”: 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和西医具有同等地位。 (二)3个“规律”: 1、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2、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3、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三)3次提到“支持社会力量”: 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社会资本迎来政策商机,中医药事业的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高。 (四)3次提及“少数民族医药”: 1、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2、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 3、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迎来春天,但尚需各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制定发展细则 (五)4个“中医药特点”: 1、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2、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3、国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4、国家……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符合中医药特点。 (六)4个“备案”: 1、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2、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 将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解除束缚,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七)5项待定细则: 1、中医诊所应当将本诊所的诊疗范围、中医医师的姓名及其执业范围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2、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3、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4、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5、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制定或者修订。 要全面落实《中医药法》,尚需中医准入、相关人员考核、经典名方目录及其制剂化免临床、标准化等细则出台。 (八)6个“结合”: 1、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2、国家……促进中西医结合; 3、中医药教育应当……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4、国家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5、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6、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际、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客观基础和实践性。 (九)7个“纳入”: 1、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3、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4、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5、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6、加强(纳入)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纳入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及应急储备等7个纳入,确保中医药事业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 (十)建立10个“体系”: 1、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 2、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3、建立…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4、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 5、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6、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7、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 8、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9、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 10、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建立中医药管理、服务、教育、流通、追溯、创新、评价、标准化和国际化等10个体系,切实贯彻《中医药法》。 ▍从中医药产业链解读 (一)中药材 1、环保: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 2、道地药材: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3、流通: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4、人工种养殖: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 5、使用: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加强环保,保护道地中药材和野生药用资源,发展包装、仓储等技术,确保中药材质量和供给,根除“中医将忘于中药”的隐忧,从源头上确保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药饮片 1、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 2、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 3、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4、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发扬传统炮制工艺,纳入医保,根据中医药特点,适当放宽限制,大力促进中药饮片的发展。加强监管,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怪相的发生,确保质量,改变中药饮片行业小散乱的现状。 (三)中药制剂 1、验方: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2、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 3、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 4、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源于经典名方的制剂免临床、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变审批制为备案制、纳入医保等,根据中医药特点,适当放宽限制,丰富中药制剂组方来源,简化程序,弥补中药制剂新品种审批慢供给不足的短板,促进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 (四)中医药人才 1、储备: 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2、培养: (1)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2)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 (3)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支持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4)中医药学校教育……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5)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 (6)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7)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 (8)应当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9)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3、考核: (1)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2)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3)盲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的,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提供医疗按摩服务。 根据中医药特点,建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让民间中医有机会合法行医(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加强储备,彻底解决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五)中医药服务 1、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 2、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3、医院、妇幼保健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4、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6、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7、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8、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9、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10、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11、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完善中医药人才、科室、技术配备,将中医药服务纳入规划、预算、医保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等,全方位保障中医药服务的供给和发展。 (六)中医药文化 1、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 2、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3、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 4、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明确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宣传主体方法和责任,确保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总之,《中医药法》的出台,是落实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祖国传统医药”规定、贯彻“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的关键,使中医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更加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广泛可及等优势,对中医药健康、自主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前的医改定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吨中药饮片,生产的品种以党参、黄芪、当归等道地中药材为主,是一家集中药材研发、种植、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本公司现常年经营党参、黄芪、当归等地产中药材原装货以及中药材饮片,经营所有品种经过各项成分检测,质量保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满足GMP要求(地址定西市渭源县),欢迎致电:总经理秦飞(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北京中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