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 ﹀ ﹀ 甘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55个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一批获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我省民勤红枣、民勤枸杞名列其中。至此,全省共有地理标志产品55个,产品涵盖了酒类、茶叶、中药材、工艺品、小杂粮等9类,实现了全省4个市州全覆盖。 近年来,民勤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市场化、现代化、产业化进程,红枣、枸杞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民勤红枣、枸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范围为民勤县现辖的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等8个乡(镇),其中民勤红枣的保护地还包括石羊河林场、勤锋农场2个国有农林场。 年以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把加快特色农产品、传统优势手工产品作为申报重点,充分调动市县政府和产业协会、技术专家三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力度。 来源:兰州日报 甘肃省出台“十三五”消费品产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扩大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省工信委近日出台《甘肃省“十三五”消费品产业发展规划》,到年,全省消费品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0%,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基本形成,知名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消费品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承担着满足消费、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全省消费品工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但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的发展瓶颈依旧突出。为此,《规划》指出,到年,消费品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0%,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高0个百分点;培育6个集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改造提升0个传统消费品制造行业;力争培育0—5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00户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建设3—5个消费品工业研发设计中心,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 《规划》明确了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消费品制造业、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等六项重点任务。其中,百合加工产业链、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将得到充分发掘。传统消费品制造业方面,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分散养殖、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集中管理”的生产组织模式,扩大机械化挤奶覆盖面,鼓励发展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体系,提高生鲜乳质量。推动酿酒工业向品质特色化、制造智能化、消费理性化转变。与此同时,《规划》还鼓励企业利用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乳制品、饮料、皮革制品等行业企业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平凉金果来沪推介现场售出5.7亿元果品 第九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东方网记者今天从会上获悉,甘肃省平凉市的“平凉金果”推介会共计签订销售合同22项,签约果品销售量5.89万吨,成交额5.7亿元;签订招商项目3项,投资总额5.75亿元。 活动现场,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郑亚军,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黄建平等出席并致辞。据悉,本次推介签活动旨在全面展示“平凉金果”系列名优果品,进一步提升“平凉金果”品牌知名度,开拓国内国际销售市场,促进苹果产业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苹果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现代果业发展步伐,夯实农民增收产业基础。 平凉位于黄河中上游陇东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降水适中,病虫害少,是生产优质苹果的“黄金地域”,目前,全市苹果总面积达到万亩,果品年产量65万吨、产值7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元。“平凉金果”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6张国家级名片,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等殊荣。 来源:东方网 甘肃启治沙“佳期”新款固沙机向“沙漠夺田 图为0月中旬,在甘肃武威市腾格里沙漠边缘,一款全球领先的新型固沙机成为今年当地治沙固沙的利器,单台机器每日向沙漠推进50亩地的高效率,使得从“沙漠夺田”成为可能。 在风沙趋弱的初冬时节,正是中国西北地区每年例行治沙固沙的“最佳时节”。在甘肃武威市腾格里沙漠边缘,一款全球领先的新型固沙机成为今年当地治沙固沙的利器,单台机器每日向沙漠推进50亩地的高效率,使得从“沙漠夺田”成为可能。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20%。甘肃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每年秋冬时节,对绵延近千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沿线大小绿洲城市而言,防沙固沙是几十年来几辈人前赴后继的“事业”,且是近年政府所有公职人员必须定时定量的完成的年度考核指标。于是,在每年此时,“虎口拔牙”式的浩荡人流向沙漠深处挺进成为河西走廊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比过去传统人工铺设草沙障的方法,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这款固沙机无疑效率更高,荒漠化的土地重新变绿洲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装备研究院院长李宁表示,采用工程与生物治沙原理的这台机器的优势是彻底解放了人工,节省劳动力。 “国际上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甘肃。”李宁解释说,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专门的固沙机器的研发使用,最近几年投入研发的也多是在实验室里的设计图纸上,今年当地投入“实战”的这款固沙机械设备可谓是国际上首台,它在小时能“冻结”50亩沙漠,而人工三个人作业每天只能固定亩沙漠。 尽管这台设备的效率有目共睹,不过缺陷也是亟待解决。李宁坦言,目前该设备只能在0°左右的沙漠坡度运行,坡度过大的缺陷尚在研究之中,不过预计不足半年就能研发成功,并投入“实战”。 “沙漠是地球上多种形态组成的其中一种形式,像森林和河流一样不能被消灭,而是要与人类和谐相处。”李宁表示,他相信沙漠可以变绿洲,所谓的沙化土地最早最早以前也是绿色的。因为人类活动,加之气候的变化,才让以前的良田变成了沙化土地,“我们改变不了沙漠源头,但能改变被沙漠侵占的良田”。 李宁认为,中国每年对荒漠化治理特别重视,投入资金也不少,但由于多种因素进展比较缓慢,如果高效率的这个设备完全投放市场后,将加速中国整个沙漠化的治理的进程,“荒漠变良田并非不可能”。 来源:中新网 甘肃68岁双胞胎兄弟用48年种了一片山林 许志强(左)和许志刚扛着铁锹走过种着侧柏和云杉的小道 一对68岁的双胞胎兄弟,用48年种了一片山林,然后日子变了…… 喝茶、赏菊、住园林 许志强(右)和许志刚在树林里结束一天劳作 0月的一天,秋意已浓。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68岁的许志强午饭后小憩了一会,起身走到院子中间的亭子里坐下,和双胞胎哥哥许志刚在石桌上点起木炭,准备煮罐罐茶。 从空中俯瞰,老许兄弟家被几百亩青松翠柏包裹,一座白色亭子点缀其间。亭子后是一座木结构大房子,房檐上有木雕的龙兽。占地两亩多的院子一入门,一条干净的砖铺小甬道两边,两排松树苍然挺立。由甬道进入院子,别有天地:带着月亮门的矮墙隔出新旧两个院落,翠竹、松树、柏树高大浓翠,桃树、海棠、梨树一挨春天便繁花满树。 罐罐茶是西北人喜爱的一种茶道,两寸高的圆筒形小铁壶里放上茶叶和水,煨在架了木炭的火盆上,煮上半天也就够喝一口。年轻人大多不爱喝罐罐茶,耐不下心等,但却是老许兄弟的酷爱。老兄弟俩说喝罐罐茶不是为了品茶,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等待茶沸的过程,这种“消磨”的滋味美好得无法言说。 趁着煮茶,许志强从厨房里端出一盘油饼,抹上一层自家养的土蜂酿的蜜,小小咬了一口,随后拿起一根老树根和哥哥雕了起来。可能是有些乏了,在烟雾缭绕间,兄弟俩不知不觉眯了过去。一觉醒来,微雨湿了地面,但什么时候下的,又是什么时候住的,一概不知。 许志强和哥哥起身走下亭子,穿过种着侧柏和云杉的小道通往后山。细雨飘落的天气,老哥俩最爱去山林里看菊花。在后山,三头菊、四头菊、五头菊,仍在开放。菊花都是野菊,天生天长,兄弟俩摸摸这朵,又摸摸那朵。“美!比公园里的美!”老哥俩笑眯眯对视着,脸上的褶子一起从嘴角慢慢向眼角集中过去,但眼睛却愈发明亮地像个孩子。 48年“种”出来的家 许志强(前)和许志刚从树林里走过 在剁开一粒土、两半都喊渴的黄土高原上,能坐拥一片满沟满屲的绿和一座山景园林的庭院,是两兄弟用了48年的时间一棵树一棵树“种”出来的。 黄土高原过去遍地是荒山秃岭。许志强兄弟的家乡也一样。不下雨便罢,一下便成水灾。在老人的记忆里,房前屋后到处是水从山上冲下来形成的“窟圈”。一下大雨,家紧挨着的土崖就会被雨水冲陷,“窟圈”越冲越大,山水卷着泥汤漫进院子,雨过天晴只留下一层没膝的烂泥。年的一场大雨,许志强媳妇担水时滑进“窟圈”,差点没命。 “再这样下去,要不上十几年,不但先人留下的庄子会被冲走,就是命随时也可能被窟圈要了。”许志强当时从电影上看到栽树能防止水土流失,便暗暗下了一个决心:用树根把这片山上的黄土“串”住! 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干旱加上土质涵不住养分,当地老话说,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都费劲。老许兄弟头一年种下去的几亩树苗遇上干旱,全军覆没。 几年过去,境况没有改变,栽上的树苗要么旱死,要么被水冲走。时间长了,兄弟俩慢慢发现,树苗之所以不耐旱、易冲走,是因为栽到了山坡上。他们把被水连根拔起的树摆成一个大格子的形状,淤积起一片地,再在上面栽树,成了! 种树要花钱,为了这事,许志强兄弟俩没少和各自的媳妇“耍心眼”。包产到户那年,许志强家里卖了一匹马驹得了元,媳妇让他存起来准备盖房用,谁知老许掉头就从60公里外的林业站拉了三拖拉机树苗回家。家里人都憋着气没人愿意跟他种,许志强就自己种。碰巧天下雨,颗树全活了。林业站的老站长得知这消息专门跑来,看着使劲抽枝拔叶的树苗说“以后站里的苗子便宜给你”。 种的多了,兄弟俩发现,在黄土高原上种树要“抱团取暖”:树越稠密,成活率越高。为了把山林种成片,包产到户后,兄弟俩一狠心,把十亩良田换成30亩荒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山沟,许志强和哥哥倒腾粮食、贩卖牛羊和农副产品,一天能挣5元钱,而当时一个技术工一天工资才5角钱。村里的人都说,兄弟俩是聪明人。钱挣了不少,但却都“种”在了山上。因为种树,家里的生活一度很艰难,但许志强仍“死不悔改”。老伴养了一些鸡补贴家用,有一次让他去卖鸡给孩子做件衣服,许志强卖完鸡转头就买了30棵树苗。 来源:新华社 甘肃特色品牌产业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甘肃高原夏菜打出品牌,助农增收。
深秋时节行走在陇原大地,河西千里走廊制种玉米收获归仓,晾晒场上一片金黄;陇东层层梯田上层林尽染,一条条苹果带连绵延伸,熟透的“红脸”采摘装运;中部山川梁峁,从泥土里挖出一个个硕圆的马铃薯;甘南草原,一群群牦牛、藏羊安闲地吃草…… 我省依托地域狭长、东西纵横千里的地理气候资源,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缤纷多彩的区域化特色农产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相关主体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路径,推动品牌农业发展,有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红辣椒。(资料图)
面对我省农产品品牌多、杂、小的现状,我省推进品牌农业顶层设计,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将农产品品牌进行分类管理,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同时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夯实品牌农业质量安全。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全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有效对接,提升了可追溯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占食用农产品规模的比重稳定保持在45%以上,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年2月底,全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获证主体达多家,产品总数近个,产量万吨;全省4个市州、86个县区、个乡镇建立了“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年“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较年提高.2个百分点,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00%,充分证明了我省“三品一标”产品质量是安全可靠的。 甘南牦牛成为省级区域品牌。(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三品一标”影响力显著提升。陇南橄榄油、甘南牦牛肉、兰州百合,以及天水、平凉、庆阳苹果和张掖花寨小米等一批产品质量过硬、品牌知名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绿色有机食品精品迅速进入国内外市场。天祝白牦牛地标产品入选中-欧互认清单。地标产品武都红芪在全国第一次估价中品牌估价达8亿元。消费者对“三品一标”的综合认知度已超过80%,其价格与普通农产品相比较有一定优势。年我省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近20亿元,年出口额达到万美元,有机食品产值达到6亿元。 我省积极组织申报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已连续五年申报并评选出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甘肃高原夏菜、兰州百合、秦安花椒、秦安蜜桃、静宁苹果、天水大樱桃、敦煌葡萄、庆阳苹果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并培育出天祝白牦牛、天水花牛苹果、张掖玉米种子、庄浪马铃薯、临泽小枣、甘南牦牛、兰州一月红提、甘南甘加藏羊肉等省级区域品牌。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展会、推介会,到北京、广东、上海、福建、河南、江苏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参加展示展销,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蓝天白云下的民乐县甘草园,中药材是甘肃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省电影《耳蜗》《黄天厚土》获奖 《黄天厚土》剧照 近日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景区举行的首届中国影视基地产业峰会上传来好消息,我省电影《耳蜗》《黄天厚土》双双斩获“年度优秀剧情类影片”奖,两部影片的摄制方甘肃风行影视公司剧组则喜获“年度优秀剧组”殊荣。 此次峰会是中国影视基地发展30多年来举办的首次全国性产业峰会,旨在总结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验,为中国电影的大繁荣大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峰会以“电影梦、中国梦”为主题,评出了年度优秀影视基地、优秀影视剧组、优秀动作类影片、优秀剧情类影片等多项大奖。 此次我省获奖的两部影片均为“主旋律、正能量”题材影片。《耳蜗》讲述了先天失聪孩子的人工耳蜗失而复得的真实感人故事,于年9月2日晚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映后广受好评,并一举摘得第十五届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桂冠;《黄天厚土》讲述了“6·26”赴甘医疗队下乡送医送药的感人故事,于今年0月24日晚在央视电影频道首播,播出不到一个月即首获大奖。两部影片的承制方甘肃风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则是首获全国性奖项。 来源:甘肃日报 明年月日起甘O号牌正式停用月6日起仍使用将会被依法收缴查处 月4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年月日起,全省正式停用甘O号牌,甘O号牌车辆换领地方号牌。年月6日起发现仍在使用的,一律收缴号牌、行驶证。 据介绍,从明年月日开始我省正式停用甘O号牌。车主或车辆所属单位需前往交管部门车管所换领地方号牌,逾期将会被依法收缴查处。年9月,我省甘O公安专段号牌变更为普通民用号牌,当年0月日起,停止核发甘O号牌。为避免专段号牌车辆转档、换发属地民用号牌过程中给车辆所有单位造成不便,对已核发的专段号牌可继续使用,将其与普通民用号牌车辆同等对待、同等管理。所有悬挂甘O号牌的车辆,与其它民用车辆一样遵守限号、限行规定。公安机关使用甘O号牌的车辆,确因工作需要并符合《警车管理规定》的,按规定喷涂为制式警车,换发警车号牌。 据悉,“O”牌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公安部下发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后勤等车辆,使用以“O”开头的车牌,其前身是“GA”号牌,本质仅是民用号牌序列中的公安专段。但多年来,甘O作为特权车牌一直被老百姓所诟病。一方面,一些特权车使用者闯红灯、逆行、乱停乱放、超速行驶,原本应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的执法人员反而成了交通违法者;另一方面,一些非公安机关的车辆也挂上了甘O号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回应群众的 在年度全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上,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排行榜前三。兰大一院、兰大二院、医院、医院位列医院综合实力“20强”。 据悉,医院排医院管理学术机构开展的公益性项目,评审专家来自中华医学会和医师学会,今年专家库专家总数达人,医院排行榜组织者向位专家发出挂号函,最终收到有效回执份,有效回复率62.74%。 来源:兰州晨报 “超级月亮”照金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4日,农历十月十五晚,月亮从东方渐渐升起,挂上了天空。等在黄河边、中山桥上的人们发出惊奇的感叹:好大的月亮! 9时2分,月亮与地球达到全年最近距离——35万公里。这是68年来,月亮和地球的最亲密接触。无数激动的人们想要记录下这时空的瞬间,摄影发烧友自然选择了绝佳的位置,他们或爬上兰山、或登上白塔山、或守在水车博览园、或站在吹风的河边,用手中的镜头见证宇宙的奇妙。 更多的人,刷着 科学家说,此时的月亮会比平常大4%,亮度提高30%。错过一次,下次就要等到8年后的4年了。 城市里,霓虹冲淡夜色,高楼切开夜空,月亮也仿佛小了许多,超级月亮似乎不那么“超级”了。时间抵达2时52分,十五月圆,此刻最圆。秦时明月、亘古未变,千里婵娟、天涯共此。那些守在窗口看月亮的人们,各自有了不同的心情。 欲上青天揽明月,忽听王菲在浅唱:看,当时的月亮,一夜之间,化作今天的阳光。 来源:兰州晨报 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截图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月4日8时39分在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北纬37.83度,东经02.2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来源:中国网 这里是专业狂的聚集地 职场 学术 委托 公正 维护 法律顾问:甘肃纵横律师事务所杜赟律师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食谱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sh/62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