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政府应在24小时内
近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涉及群众利益重大政策要先公示听取意见,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政府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涉及群众利益重大政策先公示听取意见 《意见》提出,年,将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全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到年,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行网上“行权”。到年,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 《意见》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省政府各部门、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规划(计划)、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以及反馈意见的方式和时限,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探索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 要及时公开乱作为问责情况 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根据工作进展公布阶段性成效、后续举措,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及时公开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情况。各级审计部门要及时公告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要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整改落实情况。 积极推进管理公开,深入推进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大力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借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国家级试点经验做法,逐步推行甘肃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开工作。 加大扶贫对象及资金公开力度 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政府各部门应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做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门户网站公开。 推进监管情况公开,重点公开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卫生防疫、食品药品、保障性住房、质量价格、国土资源、社会信用、交通运输、旅游市场、国有企业运营、公共资源交易等监管信息果。尤其要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扶贫绩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分配、扶贫资金使用、扶贫捐赠等信息公开力度,并建立贫困地区扶贫公告公示制度,接受扶贫对象和社会监督。公布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对清单之外的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的查处结果也应公开。 着力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棚户区和农村危房危窑改造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建设,及时公开基层群众关心的涉农政策落实、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征地补偿、土地流转、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涉农补贴、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各类专项资金使用、财务收支等情况,以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等事项。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政府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对于出台的重要政策,起草部门应将文件和解读方案一并报批,相关解读材料应于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发布。积极探索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公众参与的事项种类和方式,充分利用 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及处置结果等,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负责处置工作的市县政府和部门承担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各市州今年底前关停迁移县直部门和乡镇网站 依法积极稳妥制定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细化明确不予公开范围,对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进行调整更新。选择部分市州、部门开展政务公开负面清单试点。 充分利用政务微博 来源:兰州晨报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如何治好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sh/8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