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县城全景

年的县城全景

年的县城全景

年的县城全景

年的新城区全景

康乐县简介

康乐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州,地处东经°~°24ˊ,北纬34°54ˊ~35°27ˊ之间,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米,地势平缓,总面积平方公里。东邻定西市临洮县、渭源县,西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接壤,北界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康乐县是回、汉、藏“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经广河、通河州的要塞,也是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经济交流的门户。康乐县辖15个乡(镇),有回、汉、东乡等9个民族,总人口人(年),其中汉族、回族分别占43.56%、52.98%。

行政区划

编辑

年,康乐县辖5个镇、11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普巴乡、草滩乡、五户乡。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驻附城镇。康乐县地处东经°~°24ˊ,北纬34°54ˊ~35°27ˊ之间,总东邻定西地区临洮县、渭源县,西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接壤,北界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地貌

康乐县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米,地势平缓,总面积平方公里。康乐县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39公里。西南边境为秦岭西延部分,海拔米一米。西南有海拔米以上的莲花山、抱儿子山及海拔米的白石山,其支脉呈“爪”状向内地延伸。[2]

气候

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高,气候变化异常,南部乡镇高寒阴湿,北部地区干旱缺水。[3]

土地面积

据统计康乐县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万亩,占总面积的24%;林地面积53万亩,占总面积的33%;天然草场面积32万亩,占总面积的20%;其它占总面积的23%。[1]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康丰乡人、虎关乡人、流川乡人、白王乡人、苏集乡人、八松乡人、鸣鹿乡人、八丹乡人、上湾乡人、胭脂乡人、普巴乡人、草滩乡人、五户乡人、景古乡人、莲麓乡。有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6.4%,汉族占43.6%。

经济发展

编辑

综述

年全县GDP达7.8亿元,同比增长9.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25.5%;大口径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16.83%。

自改革开放以来康乐县围绕“林畜药菜富民,科教工贸兴县,开发两业三川(两业:旅游业、绿色产业;三川:胭脂三川)。到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51亿元,比年增长了46.6%,年均递增11.65%;财政收入由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增长62.1%,年均增长15.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万元,比年增长64.9%。全县存款余额达2.52亿元,贷款总额达3.16亿元。分别比年增长69.1%和80.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康乐县制定措施,出台优惠政策,成为全省草畜强县、林业大县、旅游大县、沙棘种植大县,先后在兰交会、天洽会、乡企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多个。年,该县被确定为国家对外开放县。—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国土绿色先进县”荣誉称号。康乐街道全部硬化拓宽,交通、通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是投资发展的理想环境。

畜牧生产

康乐县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肉牛饲养量达11万头,占全州的30%;肉羊饲养量17万只,占全州第五;畜牧业增加值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1.14%;人均畜牧业及其相关收入元,占大农业人均纯收入的53%。

交通

编辑

康乐县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万元,主要实施了广康公路康乐段改建工程,县城南桥和西桥加宽加固工程,广康公路白王至流川段改建工程和三十里铺桥、鸣鹿桥加固维修工程,完成了农村通达。[4]

通畅建设项目11条62.4公里,修建农村小型桥梁8座,拓宽改造计划外农村公路2条5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道路交通状况,切实解决了农村"过河难"、"行路难"、"运输难"问题。截止目前,康乐县公路总里程公里,全县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8公里,占全县总里程的75%。全县15个乡镇已全部实现通油路或水泥硬化路,个行政村中,有78个通油路或水泥硬化路,有个村通了通达等级路。[4]

S线临洮至康乐至和政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该工程长74公里,总投资4.67亿元。其中,康乐县境内长37.15公里,东起虎关乡关北村杜家湾,西至八松乡槐山子梁顶,途经14个村庄,投资2.76亿元。该路段与临(洮)定(西)高速公路相接,成为康乐环城北路和横贯康乐的东西大通道,有效带动临洮县城的向西发展和康乐县城的向东发展,进一步推动康临经济一体化发展。[4]

教育情况

编辑

据年统计康乐县有普通高级中学康乐一中一所,始建于民国27年(年)。康乐二中、三中建于年,现为初级中学(其高中部于年7月撤销,合并至康乐一中)。

康乐一中

康乐县第一中学

康乐一中位于康乐县附城镇。始建于民国27年(年),“康乐县初级中学”是其前身,第一届招生52名,不久因经费拮据停办,民国33年秋(年),复建“康乐县立初级中学”。随后曾与临洮中学合并。[5]

康乐县第二中学

康乐县第二中学位于甘肃省康乐县南部的景古镇,年建校,年始名为康乐县第二中学。目前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人,住校生人,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本科以上36人,专科26人,学历达标率为96%;现有县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园丁奖”获得者1名。学校占地面积为㎡,校舍建筑面积为㎡。

康乐县第三中学

康乐县第三中学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苏集乡,校址原为建立于民国三年(年)的苏集小学。年设立社办中学,年苏集小学附设初中班,年小学另建,原址改扩建为县第三中学。校内绿树环抱,空气清新,环境幽雅。[6]

文化

编辑

康乐县有农历三月二十八的紫松山花儿会;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三的蜂窝寺佛事大会;农历四月十五至十八的崇兴寺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的亥姆寺庙会;农历五月五日的二郎庙庙会,是临夏花儿会的海洋;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莲花山花儿盛会。莲花山花儿是西北民歌"花儿"主要流派之一洮岷"花儿"的故乡。花儿会期间,方圆百里,数十万群众朝山赴会。届时歌手云集,商贾纷至,人流如潮,歌场似海。真是"洮水多情湾复湾,佳人簪珥压云朦。隔林风送莲花曲,姊妹又过姊妹山"。莲花山花儿是西北民族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享誉省内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和采风者。

古文化遗址

康乐县境内分布有历史研究价值高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的发掘遗址,主要有王家遗址、椿树遗址、边家林遗址。

近现代文化遗址

龙头山公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县城居民游憩的好去处。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和烈士墓地。

位于景古的景古城遗址是年8月24日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长征途径景古城,进行短期修整,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地点。是临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xx/118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