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滋养着世间万物,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成为关于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省份,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毫米。水资源的匮乏、不均匀分布和较差的水质条件,不仅影响群众正常生活,也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千百年来,生活在陇原大地上的先民们逐水而栖,掘泉挖井、肩挑畜驮、修池掏窖、开渠筑坝,艰难地获取饮用水。曾经“人畜同饮一池水,全家共洗一盆水”“吃水贵如油,家家为水愁”是甘肃省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

1

政府引导、全民动员

自力更生破解吃水难局

建国以来,甘肃省党委政府正视饮水困难这个历史和自然留给甘肃人民的难题,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兴水利、除水害,河西地区合渠并坝、建水库、修涝池、凿水井;黄河流域改土治水、筑塘坝、挖水窖、发展电力提灌;长江流域掘泉眼、引溪流、发展小高抽,集蓄天上水、调控地表水、利用地下水。因地制宜寻求解决“缺水致贫”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相继实施了“病区改水”“国家以工代赈农村人畜饮水项目”“雨水集流工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等项目。

走入庆阳市环县的农村地区,不难发现,几乎家家都有水窖。水窖见证着甘肃干旱地区人民群众解决吃水问题的艰辛历史。按照户均1处集流场和1眼水窖的标准,仅年以来,就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配套建设水窖眼、集流场处。如今,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吃水方式已经被便捷的自来水所替代,但千百年来为“水”所困的环县人,至今仍然保存着这一维系生存的取水设施。

2

绘制蓝图、整装出发

铸就饮水安全黄金十年

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甘肃省全面评估,科学规划。之后的11年间,甘肃倾尽全力改善民生,省委、省政府连续9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民生一号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创新思路,精心实施,严格管理,扎实推进。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正是在这一时期内,按照省、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部署,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固水源、修水厂、建管网,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凿井取水、牲畜驮水的艰难吃水面貌。10多年持续建设,先后建成6处跨乡镇跨流域的万人供水工程,覆盖解决了15个乡(镇)、个行政村、6.01万户、29.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上县城自来水解决的5个村0.45万户2.14万城郊农村人口,实现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群众用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样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创造新时代光辉业绩

随便走入一户群众家中,打开院中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这一幕在如今的临洮县农村地区随处可见,无不演绎着陇中新农村的美丽景致。

“自来水不仅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改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多数村民已经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干完农活大家可以洗上热水澡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说起村里的用水变化,衙下集镇中川村主任吴成兰爽朗的说。

而就在前些年,这里群众们吃水还只能靠自建的小电井,不仅水质、水量没有保障,还存在用电的安全隐患。近年来,临洮县全面启动饮水安全冲剌清零和“挂牌作战”,经过水务部门、镇村干部的政策宣讲和广泛动员,村里群众纷纷表示愿意接自来水入户,从工程开工到通水,短短两个多月,全村4个社户群众就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告别了祖祖辈辈从河里拉水、井里抽水的历史。而这正是甘肃省5年来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

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年同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向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向全省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5年来,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农村饮水安全阶段性、动态性特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统筹谋划、科学决策,指导行业部门科学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巩固提升规划》《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实施方案》《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方案》,并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度和速度,攻城拔寨,全力推进,坚决攻克最后的堡垒。

高位推动有力。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审定农村饮水安全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方案,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全省水利行业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政策、技术指导,强化行业监管。各地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工程建设、下大力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统筹布局谋划。着眼长期稳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持以水源定工程,系统谋划设计,分期组织实施,突出建设大型集中供水工程,整乡整县地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先后建设引黄济临、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城乡供水等引调水工程,远距离、跨区域提供稳定的区域性水源。健全工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巩固提升集中供水工程处、分散工程4.67万处、改造冻管公里、安装3.99万套水窖水净化设备,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强化运行管理。颁布《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全省86个县(区)全部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体系、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和投诉处理等机制,制定了运行管理办法和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建成了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发放“用水户明白卡”,开发“甘肃农村饮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xx/13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