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 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马路“杀手”……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安全的社会风险 评估与防治建议 唐钧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减灾》年·2月下 当前处于风险社会中的学校安全,面临着多元风险源、多维风险链、多利益主体等风险特质,亟待强化全方位的风险内控、施行立体化的风险合作。笔者就学校安全的社会风险进行分类及评估,以期能够为校园安全防治提出建议。 学校安全的多元风险源识别从风险识别的视角,学校安全的风险源主要包括六大类。 第一大类是学生人身伤害的风险。 一是学生食物中毒,风险特征表现为:食物中毒后果严重,易导致群死群伤;食物中毒作为小概率事件,较难杜绝。例如:年9月11日,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西屯乡新民初级小学50多名小学生吃统一配发早餐后中毒。 二是学生化学品中毒,风险点可细分为:首先,教学设施化学品超标。例如:年11月16日,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跑道甲苯和二甲苯总和超标倍,导致学生中毒。其次,“毒玩具”。例如:年11月6日,江苏徐州新沂市窑湾中心小学17名小学生轻微中毒,毒源是玩具“大礼包”。再次,煤气泄漏。例如:年9月22日,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煤气泄漏,50余医院。最后,故意投毒。 三是学生意外伤害,包括车祸致伤亡、学生被绑架、女生被强奸等。例如:年9月15日,徐水两村民赌债高筑,绑架小学生索百万被逮捕。 四是学生猝死,包括学生运动中猝死、学生过度劳累猝死。例如:年11月4日,黑龙江省肇东师范学校一女生早操跑步时猝死。年11月10日,河南南阳市十三中九年级十二班学生熬夜学习心脏骤停,早自习时猝死。 五是学生自杀,风险点可细分为:首先,学生情感问题导致自杀。例如:年6月15日,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一名18岁的大一男生,因失恋从男生宿舍6楼跳下身亡。其次,学生精神疾病导致自杀。最后,学生受欺凌导致自杀。 六是学生踩踏,包括学生楼梯内摔倒引发踩踏、大型集体活动引发踩踏和其他突发事故引发踩踏。例如:年11月9日,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小学秋游于游乐场楼梯处发生踩踏,16名孩子受伤。年6月20日,贝克汉姆访问同济大学引发踩踏事件,7人受伤。 第二大类是学生精神损害的风险。一是教师体罚学生,体罚手段越发严重,情节越发恶劣,易直接导致学生人身和精神的双重伤害。 二是教师侮辱学生,包括极个别教师辱骂学生、教师歧视学生。 三是教师猥亵学生。 第三大类是极端个案的社会负面影响。一是教管冲突,此类冲突易引发群体事件,社会影响恶劣。例如:年11月17日,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位老师罢课称待遇差。 二是违背师德,包括违规招生、科研造假、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违规开展经营性活动等。 第四大类是家长担忧与恐慌风险。一是家长担忧子女人身安全,如校园血案频发,引发家长担忧和恐慌;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差,引发家长担忧。 二是家长担忧学校培养质量。 第五大类是社会预期的偏离风险。一是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如就业率低、收入低等。 二是学生价值观问题,包括学生炫富攀比、学生非法牟利、学生弃学创业和学生不诚信。 三是教育公平问题,包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开设“精英班”等。 第六大类是学校政策与管理的风险。一是学校教学政策与行政管理的风险,风险点包括学校人事管理问题、学校财务管理问题。 二是学校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风险,风险点可细分为:首先,校车管理问题。例如:年10月12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两辆拉载学生校车相撞,多名学生受伤。其次,食堂管理问题。再次,宿舍管理问题。例如:年9月15日,兰州城建学校30余学生夜闯宿舍,持械打伤20多名同学。第四,实验室管理问题。例如:年4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燃事故,导致1死4伤。最后,消防管理问题。例如:年4月21日,四川南充一中男子违规焊接引发学校火灾,被处十日行政拘留。 学校安全的风险特征分析学校安全风险,当前主要表现为六项显性风险特征。 第一项特征是呈现出三类风险运行方式。一是以教学活动为路线的风险,包括室内教学、化学实验、户外活动等。 二是以学生生命和情感为中心的关联风险,还包括可能影响学生的社会风险。 三是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内在风险对学校安全的影响风险。 第二项特征是利益相关极为广泛。直接相关者为所有学生,间接相关者为跟学校有关联的所有民众。 第三项特征是责任重大且不容推卸。学校安全问题,若在校园内或校车上发生则学校有直接或连带责任,若在校外发生,则学校、家长、社会皆有监管责任。 第四项特征是学校安全的责任呈现紧密关联。制度缺位易发学校安全责任事故,政策争议易引发纠纷甚至群访,监管失察则学生易遭侵害,且校方难辞其咎。 第五项特征是社会负面影响重大且深远。学校安全问题易遭致舆论批评,易引发恐慌情绪,易损害公信力。 第六项特征是社会环境对学校安全存有影响。第一类是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区域规划等安全隐患,对学校的水、空气、建筑等方面的实地影响。 第二类是网络游戏、影视作品等对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不良引导。 第三类是校园血案、寻衅滋事等社会治安秩序对学校安全的不良影响等。 强化全方位的学校安全风险内控学校安全的风险内控是风险防治的坚强后盾。在动态风险识别和精确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安全的风险内控应全方位强化。 风险内控有三个中心: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安全“堡垒”; 二是以学校高危风险点为中心,提前消除“短板”; 三是以社会高危风险点为中心,主动防治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 年8月21日,教育部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深的紧急通知,也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立即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重点把握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校舍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等高危风险。 风险内控有三个强化:一是硬件设施的强化,包括:消防、校车、校舍、实验室等; 二是安全能力的强化,包括:确保食品安全、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等; 三是风险意识的强化,包括:引入社会风险的意识,重视制度政策等“上游”风险问题、重视周边风险的连锁反应问题等。 风险内控有三项制度:一是定期的风险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系统识别学校风险; 二是硬性的制度政策风险评估制度,暂停不能承受的高风险制度政策,从根源上化解风险; 三是常规的风险防治制度,固化举证倒置,提高科学管理,提升社会信任。 施行立体化的学校安全风险合作 学校安全的风险合作是风险防治的社会资源整合,将形成有利于学校安全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在强化学校风险内控的同时,应及时实施立体化的学校安全风险合作。 首先,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能力培训,在能力范围内自救互助。 其次,加强属地和部门联动,形成“责任连带”,全面优化社会环境。 最后,加强家长联合和社会监督,形成“无缝链接”,全民保护未成年人。 学校安全的风险防治迫在眉睫,亟待做好多元风险源识别,多维风险链分析,多利益主体分工合作等环节;内部强化风险控制,外部施行风险合作,形成主动防御风险、科学应对危机的学校安全体系。 (作者唐钧系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附: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学校安全成果汇总 一、研究平台(部分)[1]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全国学校安全研究联合项目组”,主要职能为: (1)学校安全“负面清单”研究; (2)学校安全的全面风险管理构建; (3)学校安全突发重大事件对策研究; (4)全国校长的高端培训;等。 [2]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行为研究会“中国学校安全行为评估委员会”,主要职能为: (1)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的评估,评估国内学校安全行为,整理、总结与发布学校安全行为“风险地图”,设立“学校安全示范基地”,开展“学校安全评估机制的创新建设”; (2)进行学校安全标准的研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行为标准,找出存在于学校的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建议; (3)实施学校安全的教育培训,针对学校人员、家长、学生等不同岗位与身份的学校安全行为主体进行培训教育,培养自救互助、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推广紧急救助等国家职业技能的培训;等。 二、科研成果(部分)[1]“学校安全风险评估年度报告”,中国学校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委员会唐钧主任,在第四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上发布,/1/16 [2]“学校安全教育莫停留在低等级风险标准”,《法制日报》/11/12 [3]“学校安全管理亟待提升风险评估标准”,《法制日报》/9/11 [4]“学校安全的社会风险评估与防治建议”,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儿童白癜风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