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药质量安全探究问题解决方案──年中国药品质量安全年会中药分会场回顾 年12月27日发布 年12月15-16日,中国药品质量安全年会在武汉召开。中药分会场共进行了18个大会报告,其中两个主题报告和十六个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中药检验人员、全国各中药生产企业及研究单位的质量管理、科研人员共计近人参加了中药分会场报告。本次报告依托国家药品监督抽验工作成果,围绕“保障药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主题,从宏观的中药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实际问题全方位解读中药质量安全状况、剖析共性问题并阐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整体行业解读中药质量安全状况 本次中药分会场演讲报告内容安排更加丰富和全面,中药所所长作的“中药质量安全状况、共性问题及质量控制未来发展方向”的主题报告及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作的“中药行业发展与协会工作导向”的主题报告,不仅从中药监管方面探讨和评价我国目前中药质量状况,而且从宏观中药行业发展的角度结合监管者和制药企业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共同探讨。 主题报告从中医药学理论出发,指出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是中药质量的根本,也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和升级,我国中药材生产逐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和专业市场为主要环节的中药材产业,也形成了一大批通过GMP认证并初具规模的中药饮片企业,中药饮片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受资源紧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链条长、生产技术和规范不够完善、从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种植养殖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不到位,滥用农药化肥造成有害物质残留;采收、产地初加工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劣质药材增多;中药饮片生产及流通环节违法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的现象屡禁不止,社会反映强烈。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安全,危害公众健康,阻碍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报告中还指出了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制剂和提取物存在的共性问题。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地区),共抽验中药材及饮片批,合格批,合格率为:75.0%,总体质量较年要好,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近几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抽验主要质量问题如下:以伪品冒充正品;不同药材品种混用,;药用部位、杂质过多、超标严重;非法染色;掺泥沙或其它成分增重;提取过的饮片药渣再流通药用;不按炮制规范炮制;贮藏条件不当,虫蛀、霉变现象严重;硫黄熏蒸过度。年国家评价抽验中,43个品种按现行药品标准和已有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检验批,不合格批,合格率为97.42%。国家评价抽验中,中成药品种的检验按现行药品标准和已有补充检验方法检验合格率很高,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其次为水分、重量差异等项目。在探索性研究中发现,部分品种部分批次存在以下问题:1.中药材(饮片)原料的质量问题:品种混用、基原或药用部位混乱问题、掺伪染色原料药材使用问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2.工艺生产问题:擅自改变工艺生产,以原粉投料替代药材提取后投料、防腐剂的使用、辅料蜂蜜问题、工艺过程污染问题、工艺不合理问题。3.偷工减料、违法添加问题:不投料或少投料,或以伪品、掺伪品投料问题、非法添加问题。4.有害物质残留污染问题:重金属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真菌毒素残留检测、蜜丸类样品氯霉素残留、二氧化硫残留检测、辐照灭菌考察、塑化剂检查、有机溶剂残留检测。我国中药或植物提取物和环境污染及不规范种植造成的外源性有害残留物超标、中药材及饮片染色或掺伪使假、加工及贮藏规范缺失造成的质量失控已成为目前影响中药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危害严重,并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屡被社会高度哪里白癜风能治好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