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省发改委公开了《甘肃省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我省将通过开展新能源综合示范工作,使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建立新能源调峰补偿机制,逐步建立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低碳、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到年,初步建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基本建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特点的电力调度运行体系,初步解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弃风弃光问题。 截至年底,全省风电建成并网装机容量万千瓦 据悉,截至年底,全省风电建成并网装机容量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27%;光电建成并网装机容量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13%;风光电装机加上万千瓦水电装机后,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58%。风光电建成并网装机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一位。年,风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0.3%;光电发电量59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4.8%;风光电发电量加上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42.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 四点不足制约我省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方案》认为,当前,我省新能源产业存在新能源消纳不足、能源系统协调机制不健全、技术创新不足、辅助服务相对滞后等四点不足,成为制约我省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我省被新疆、内蒙古等新能源大省包围,临近外送几乎没有空间,长距离外送能力有限,加之省内外电力市场需求趋缓,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用电需求不断下降进一步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自年起,全省风电利用小时数开始连续下降,目前全省弃风弃光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我省将打造四大基地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 对此,《方案》提出,未来,我省将通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在甘肃的创新和实践,“十三五”期间,前2年以消纳为主,后3年以发展为主,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甘肃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新能源生产基地、新能源科技进步基地和新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基地。《方案》明确,大幅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特别是,首先,将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效率,将新能源消纳利用放在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到年,基本建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特点的电力调度运行体系,初步解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弃风弃光问题。其次,提高外送电量中新能源发电的比重。充分发挥酒泉至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效益,尽早实现外送电力万千瓦,确保年输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达到40%以上。同时,还将提高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按照国家规划有序推动新能源开发建设,到年,新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到50%,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另外,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25%以上。(记者范海瑞) 来源:兰州晨报 (←长按复制)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作为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性基金,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产业减排、技术减排、市场减排。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zx/16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