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份,在甘肃省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暨“兰州高新杯”中,多个项目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吸引了不少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甘肃本土的多个优秀企业也冲进了全国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作为金种子奖的企业得主,同时也作为甘肃省首批认定的一家众创空间,让我们来一同了解一下这位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资深企业高管、省级首批认定创业导师—张雨。 张雨是“OTO1众创空间”创始人,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甘肃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科技项目管理师、甘肃省工业设计委员会常务理事,曾担任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多年。年3月赴美国参加波特兰大学、内华达州立大学、西华盛顿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管理实践培训,考察了美国波音公司、美国哥伦比亚、IGT、FLUKE公司等十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年10月被工信部选拔参加中德可再生能源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德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获得GIZ证书,参观考察了STO、WOLF公司等十多家德国知名企业。年11月被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地税局及共青团甘肃省委联合评选为甘肃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任职五年。 年OTO1众创空间与德国能源国际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发明专利“德国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充电桩及农业滴灌系统”闯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暨兰州高新杯全国总决赛并签约落地兰州,成立中德(欧)企业合作创新示范中心,与德国能源国际公司、兰州理工大学等合作成立分布式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技术研发中心。 “我是属于现在‘创业新四军’的其中之一,就属于企业高管下海创业,因为我在国企从事十年,在民企也从事十年,从行政、人事、后勤、工程、销售这些岗位我都做过,所以我很了解国企与民企各自的运营方式与优势。年我下海创业,我离职时是陇星集团的副总。当时的想法就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自主选择将喜欢的事情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工作才会有乐趣,自己也会觉得幸福。”张雨说道。尽管身为集团事务副总,但内心一直觉得,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爱好与职业相结合。“当时的确也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在陇星集团做这么大,而且陇星这几年也在飞速发展,但我自己已经年近50岁了,再有十年就要退休,我不想这样。我的很多朋友同学也是EMBA都是成功人士,觉得我现在才选择创业是不是‘有点晚了?’而我却觉得没什么,任正非是我非常喜欢和佩服的一个人,也是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所以我觉得我也不晚。” 张雨谈及创业时说:“创业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要将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与爱好相结合我觉得,大环境鼓励全民创业,很多时候会对年轻人造成一个误导,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创业而创业,这是不对的。年轻人应该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兴趣点在哪里时才是创业的最好契机,这个其实也不难,你可以想象,如果我有一个亿,我有足够的钱,财务完全自由的时候,我最想做什么?这才能想明白自己心里最热爱的事情是什么,因为一个人只有特别热爱一件事的时候,才能把它做好,才会创造出奇迹。” “我在陇星的时候参与过两次与意大利、西班牙的合作谈判工作,所以我自己创业时也想继续做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产业交流,离职后我成立了兰州高科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其实生产力促进中心它本身是科技系统的一个系列,它就是搭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而我来做这块桥梁则更想有不同的的特色。”年10月,张雨被工信部选拔参加中德可再生能源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德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获得GIZ证书,参观考察了STO、WOLF公司等十多家德国知名企业。也是在这次活动中,他发现了商机。当时,德国一家做“分布式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设备”吸引了张雨的注意,这项具有国际发明专利的项目,将风能与太阳能相结合,高效低能的破解了偏远地区节水灌溉的难题,开辟出一条绿色环保、节能实用的灌溉新途径。“除了产品本身相当优秀外,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设备非常适合西北,适合我们甘肃,虽然我们西北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我们有特有的自然资源,风能和太阳能都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回国以后我就深度了解了这个项目,然后到年初最终与德方达成了合作协议。” 那么,如何引进的德国先进设备和技术该用于哪些实际领域?这些问题成了张雨路上的一道槛。“与德方达成合作协议后,我与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同联系到了兰州新区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它是做滴灌的,我和企业负责人交谈后,他们也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因为甘肃一些偏远地区没电,而这些地方又需要滴灌需要灌溉,所以将我们的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设备与他们的滴灌结合起来效果非常的好。”张雨说道,设备首先应用于滴灌,因为再好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后一定要有使用的市场。目前,中德双方将在兰州新区建设占地一千多平米的分布式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技术示范基地,新区已经打好地基,年开春设备将会全面安装。与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分布式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滴灌系统示范基地,为破解偏远地区节水灌溉难题,开辟出一条绿色环保、节能实用的灌溉新途径。下一步,双方还将合资在兰州建设分布式太阳能风能技术“能量塔”产业化基地,该项目将会对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多样化利用甘肃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展新能源战略型新型产业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一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代理公司”,如何成为了省级认定的众创空间呢?据了解,“OTO1国际众创空间”是甘肃省首批认定的众创空间,运营主体为兰州高科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是经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是国家生产力协会会员、兰州工业设计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西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联盟成员、兰州新型建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中德汇会员。中心面向甘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国际创新资源合作。张雨说,“OTO1众创空间”是响应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目前正在建设成为以国际技术转移以及甘肃本土第一家O2O中实华商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平台为重点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致力于国际创新交流和国际技术转移,已和德国、美国、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国创新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OTO1,从零到一,意思是从无到有。我起这个名字,是从我看过的一本书里得来的灵感,让我觉得我想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要做一些有创新有突破的事情。所以我这个众创空间的定位是以国际技术转移为主题,我觉得兰州这两年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以后,由以前的内陆开放城市变成了现在的向西开放前沿城市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向西开放发展中‘打头阵’了,做一些创新的东西。作为众创空间它一定要有自己的落脚点,一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我们的理念就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最终打造成西北地区知名的科技中介机构。” 据张雨介绍,目前,“OTO1众创空间”还与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办公室、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中小企业协会、德国巴伐利亚创新机构、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检测中心、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学院、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ITTN)、中美企业峰会等20多家科研和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德国不莱梅成立了海泰沃德(德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创新资源。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转移和交流,积极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甘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国际技术转移及国际创新资源合作服务,为甘肃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友情推荐:商标注册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