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更名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移校址于西关举院内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八月,清廷诏令废除八股文和科举考试制度,命各省设立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这样,新学堂的创建遂以一项法律条文的形式在各省得到执行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陕甘总督(宝盖头一个松)蕃委派兰州知府杨增新为提调,筹办甘肃大学堂,次年校址在畅家巷通远门外落成,取名“甘肃文高等学堂”该学堂分为本科、师范和预科三类其中,本科学生100多人,大多以秀才资格报考,或从当年乡试荐举中选送,也有由各县秀才中保送的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经学、史学、地理、外文、理化、博物、教育心理、数仇和调任甘肃省省长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体操、法制、兵学、图画、万国公法(国际法)、修身等由此可知,甘肃文高等学堂就是在近代兰州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其次,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5年间,兰州农业学校的高级科班增加了8个,初级班增多3个;省立兰州工业学校高级班增加7个,初级班增多4个到抗战结束时,兰州职业技术学校各科学生人数,农业类603人,分属高级农艺,森林、合作与初级农艺、森林5个科别;工业类380人,分属于高级类的土木、机械、纺织、电信、化工和初级类的机械、纺织等7个专业;普通商科类68人可见,随着社会的需求,实业学堂的专业已有较大变化,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此求学

再次,实业学堂的创办,对于瓦解兰州地区的传统观念与封建生甘肃省政府集中采购产方式,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近代实业学校不仅是传播纯粹生产技术的场所,而且是播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地兰州地区建立的这批新式学校,把资产阶级的国家观念、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同技术一起带入兰州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封建的陈旧观念在科学民主的涤荡下发生动摇,把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所有价值规范撕开了裂口,有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兰州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昔日兰州地区小农经济的模式逐渐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生产时代

其次,工读结合的近代实业学堂,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推动兰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兰州创办的实业学堂,大都设有实验工厂与农场,用来供学生实习这种工读式教育,可使学甘肃省建设厅网生在亲手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生产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然后带着所发现的这些问题再进行深入钻研与探讨,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学习—劳动—学习这样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既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新知识引入生产领域,又可以解决许多当时存在的生产难题,直接促进各种生产的发展

抗战爆发后,随着工厂内迁,资金转移,兰州地区成为全国的战略后方之一,国民党政府开始重视对西北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兰州近代工商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形势,一方面对科学文化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抗战时期,兰州实业学堂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扩展

3、省立第一工业学校:1919隼(民国八年)由甘肃教育会会长牛载坤创办校甘肃省政府网址在该会院内(今中山路)初设时,该校称为工艺学校,收编毛科学生l班,每月经费300元1921年改名甲种工业学校,设编织科与应用化学科,常年经费增加4000元1924年,按新学制改称省立工业学校,增加编织科与化学科班级,并附设了校办工厂,供学生实习,为此月经费又增加400元1927年添设肥皂科与织褐部;次年再添纺织科这样一来,每年办学经费共有18477元1929年,奉令改称省立第一工业学校

首先,“工台”学校出现这一时期,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类实业学堂继续存在下来,并继续得到发展外,还在l942年秋,新西兰国际友人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以“工合”组织的名义,于兰州创办了一所培黎工艺学校该校与后来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互为姊昧校内开设纺织、缝纫、机械、陶瓷,玻璃甘肃省省国家税务局,皮革、造纸、煤矿、垦荒,畜牧、测量、地质勘探、地下水利工程、等各种实习场所,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培训贫民子弟,为兰州地区培养了大批中等技术人才

4、省立兰州女子工业职业学校:随着纺织、火柴等近代轻工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对女工基本生产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兰州女子职业学校便应运而生了1928年底,甘肃省政府派人租借民房,筹办女子求知学校,最初专作官眷求学之所1932年4月,经政府批准改组为省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求学对象扩大到一般民女1936年迁入南府街火神庙校址后,改名为甘肃省立兰州女子工业职业学校此时该校有织编科2班,学生42人;附设小学高级班2个,学生47人,初级班4个,学生217人每年从省库支领经费15600元,主要用于职员薪俸、办公及实习费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用等图书与设备主要有:中文书580册,挂图185张,织布机8架,裁绒机3架,织袜机2架,大横机1架,牵线机1架,手摇车10架,脚踏车20架,裹腿机1架

进入20世纪,清政府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与改革要求也在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宣告流产,然而,要求社会前进的呼声却更趋强烈在封建统治危机日深和举国上下人心思变的形势下,清政府又不得不“继承”被它先前所反对和镇压了的革新事业,于是,开始实行所谓的“新政”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废科举,办学堂

首先,近代实业学堂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为兰州各生产部门提供了具有技术专长的新型劳动力近代以来,兰州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甘肃省自然经济,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只能依赖世代相沿的生产经验及简单的工作方法,维持半原始状态的再生产,使生产力不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近代兰州实业学堂创办后,“培植工业上基本学术及熟练技能,养成实用之工业人才”,“养成努力实现‘增加农业生产,改良农村生活’之健全分子”,即通过各方面人才的培养,造就出一大批知识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当这些劳动力进入生产领域后,无疑会以科学代替愚昧、知识代替保守,在较大程度上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抗战时期兰州实业学堂的发

记者童微整理

2、矿务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彭英甲创办于省城举院内学校设监督,庶务长、监学、会计等职员及经学、国文,地理、历史,算学、英文、法甘肃省食品安全网站文、格致、番文、番语、化学,体操教习各1员学生分甲、乙两班,每班各30余人民国初期,因故长期停办1923年,甘肃教育厅长赵元贞受命恢复矿务学校,得经费7550余元,改校址于教育厅内(今中山路)两年后,迁入新址继办,月领经费1400多元1927年,改称“矿师养成所”

总之,经过40多年的曲折发展,到建国前后,兰州近代实业学堂初步形成了技校、专科、学院这种由中层到高层的配套教育体系,基本具备了培养工、农、商、矿技术人才的能力这样,便对兰州乃至甘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5、法政学堂,最初在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年)兰州府发审局附设了学吏局,后称学律馆、课吏馆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其为法政馆并增建校舍后,学员日多,遂设监督、正副提调、文案、监学、会计,庶甘肃省食品安全法务等员负责校务所招学生有官班,绅班之别其中官班内班60人,外班20人;绅班72人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奉部令改称法政学堂两年后,经教育部酌定,分其学科为法政别科,法政讲习科、法律别科、法律本科、政治经济本科、经济本科1928年,改称中山大学,当时有学生145人,经费28200余元不久,更改其名为甘肃学院,设教育,文史两系及医学专修科它是抗战以前兰州唯一的高等院校

近代实业学堂对兰州近代经济的影响

由上可见,抗战前创办的兰州实业学堂,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规模小、水平低4所技术实业学校,均属中等教育,只可涉猎极为普通的自然科学,没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二)旧式教育观念浓厚兴办的各实习学堂,特设监督、学监等官职,具有行政衙门的色彩课程设置上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经文,国文,伦理等中学课目反复重叠,而专门技艺课目泛泛,成为点缀,很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色所有这些,都是与当时兰州近代实业的不够发达及其社会的闭塞状态相一致的

再次,各类与实业相关的高等学府相继兴办1939年夏,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创办于兰州该校设有农业经济、农田水利、畜牧、兽医、农艺、森林等科及凿井、畜牧、森林等训练班,学生达400多人,并在平凉、武威、榆中等地分设农场、林场,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另外,从北平辗转迁来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也在兰州十里店落成,校内设置有国文、英文、教育、史地、数学、理化、博物、体育、家政等9系及国文、史地、数学、理化、劳作、体训等专修科,学生达1000多人同时,甘肃省食品安全网站抗战前已创办的甘肃学院,科系也得到重大扩充与调整:1941年,增加法律系、政治经济系及二年制的银行会计专修科;次年又增设了二年制的人事行政专修科,不久又将银行会计专修科改为4年制的银行会计系从1943年暑假起,该校改为国立甘肃学院,将人事专修科取消,而把政治经济系分为政治和经济两系这样,连同原有的2个系在内,就共有6个大系了

1、农林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今兰医二院内)该校设监督、庶务长、正副学监、会计诸职员各1名,经学、国文、历史、地理、农林、东文、英文、番文、体操教习各1员学生甲班30名,乙班10余名从1917年改组后,历年招生多达4班,经费15725元到1928年为止,曾先后使用过“甲种农业学校”、“省立农业学校”、“省立职业学校农科”、“省立农科职业学校甘肃省安全教平台”、“省立第一农业学校”等名称,总计毕业学生170余名到1936年改称“甘肃省立兰州农业职业学校”时,占地面积已达52亩,校舍126间,学生宿舍4院,运动场1处,农场3处,并附设有农村小学当时学生在校人数计:高级林科l班,14人;高级农科l班,20人;普通农科2班,分别有48人和55人;普通农科预备班1个,49人;补习班1个,106人有中文书籍4033册,外文书63册,实物856件,挂图62种,生物标本437件,各种药品329类,收音机l台每年经费由省库支付,数额为527.8元

总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兰州近代实业学堂,浓缩凝聚着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它们对于推动当地生产力的进步及其新生产关系的形成,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述各校中,前4校都是抗战前在兰州地区创办的工艺技术培训的中等学堂,主要培养具有农、甘肃省建设厅电话林、工、矿各种基本生产知识的技工而法政学堂,则是为了适应近代兰州经济的发展,侧重于培养具有新知识、从事社会服务与经济管理人员而创办的新式学校

实业学堂作为近代兴起的技术专业学校,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的从19世6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为了“师夷之长技”,“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兼以外交事务对翻译人才的需要,遂将“立夷馆、翻夷书”付之于行动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州贵族青年学习英、法,俄文;学制为二年和三年除此之外,又分别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在广州设同文馆随着这些外语学校的建立,一批最早的近代专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也相继创办20世纪初,由于外国传教士的长甘肃省建设厅网期活动及其“二局”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兰州地区的近代实业学堂也开始出现了

继文高等学堂之后,兰州兴办新学蔚然成风光绪三十一年和三十二年(公元1905与1906年),陕甘总督升允先后将求古、兰山两家旧式书院改建成甘肃初级师范学堂和甘肃优级师范学堂,试图以此为甘肃各州县培养新学师资与此同时,由于兰州道台彭英甲全力创办和整饬近代工业,兰州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产生了对科技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于是,兰州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各类实业学堂相继创办这些实业学堂分别有:

实业学堂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它是潜在生产力的培育之地,所以,近代实业学堂一经出现,便会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兰州近代实业学堂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936年初甘肃省政府采购办,该校改名为甘肃省立兰州工业职业学校当时,占地面积12.8亩,内有普通教室13间,特设教室与实验室6间,实习场地16处,图书室4间,办公室16间,职员及学生宿舍42间,体育器械室2间,会议室5间,其他房屋43间学生数目有:高级应用化学科l班,40人;初级编染科l班,23人;初级纺织科l班,47人当时学校有中文图书115册,外文书12册,实物67件,挂图38种,纺纱木机15架,织布木机13架,编物铁机14架,手编木机10副,化学药品1组,理化仪器多种,收音机l台

清末民初兰州地区的各类实业学堂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t/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