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 “把部门利益看得太重,只想揽权、不愿放权、任性用权”“导致用人单位苦不堪言”“对办事群众态度简单粗暴、反复折腾,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问题……”上周,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用极为严厉的措辞,通报了对省人社厅存在的任性用权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处理情况。 通报称:经甘肃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省人社厅党组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责成作出书面检查。给予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诫勉处理;分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党内警告处分,免去其党组成员、副厅长职务,改任二级巡视员;给予事业处处长等其他3名责任人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处分及降级处理,调离省人社厅事业处。 今年2月,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4部门出台政策,将引进高层次人才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然而,甘肃省人社厅却于3月25日出台文件,将事后备案变相分为招聘计划备案、考试体检备案、审批结果备案等3个事前备案环节,每个备案环节都要审批,共涉及11项内容,名为“事前备案”实则“变相审批”。 在“变相审批”中,甘肃省人社厅要求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报备材料必须由甘肃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盖章后上报,否则甘肃省人社厅不予受理。今年1月23日,甘肃省人社厅发布了第一批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历时5个月才完成第一个引进博士的“备案”,到7月底,还没有1名高层次人才真正引进落地。用人单位完成甘肃省人社厅的所谓“备案”,至少需要省委编办盖章2次,省教育厅盖章7次。而完成“备案”后,还要进行入编、定岗和工资批复等后续程序,如此处处设限,使人才引进工作更难。对此情况,甘肃省委书记林铎批示:“对这种严重违背规定,在‘放管服’深入推进中仍设置障碍,体现部门‘权力’的问题严肃处理。”甘肃省省长唐仁健批示:“性质恶劣,严肃处理”。甘肃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 调查中发现,如此任性用权致用人单位苦不堪言。省人社厅对“备案”材料的格式、内容没有统一规定、统一标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边安排边调整,工作随意性大,每次“备案”能否通过,全凭工作人员主观判断。经查,某高校发布《招聘公告》时报备了5次,发布《补充公告》时报备了2次;某高校《考核工作方案》报备了5次,某高校审批结果报备了3次,用时长达26天。而且设计的一些必填表格内容冗杂、名目繁多,与引进人才没有直接关系,纯属形式主义。比如,设计的《岗位档案》附表内容与《工资档案》基本雷同,要求所有在册职工逐人填写独立建档、层层盖章,有的单位需要填写上千份,每份都要在学校、省教育厅盖章后报省人社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没有实质性用途。各用人单位对此疲于奔波、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通报中称,在一些工作上打着“放管服”的幌子给基层套“紧箍咒”,将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变成增加基层负担,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变成处处为人才设限,把“放管服”变为“管卡压”,对基层的强烈反映不理不睬、我行我素,问题的根源值得深思。 甘肃省要求,各地各单位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相关新闻 评论 甘肃省人社厅把“放管服”变“管卡压”,挂着空挡踩油门! 本期编辑:窦小涛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