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我国的第2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甘肃省陇南市运用“互联网+扶贫”的思维,让深藏山中的特色农产品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农产品网上销售超过16亿元,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陇南也被命名为我国首批电商扶贫试点市,并荣获年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中央台记者孟永辉、张磊报道:

  足不出户就把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这是陇南市成县农民段国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借助互联网,他的收入比打工时翻了好多倍:“‘

农民小段’的淘宝店主要卖干货,还有我的一个蓝钻店主要做苹果,去年年底的话这两个一年做了一百多万。”

  陇南市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不少纯天然的山货不得不静静的躺在山林深处,“守着宝山出去打工”是当地农民最无奈的事。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市万人,贫困人口接近84万,占甘肃省贫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陇南市瞄准了“电商扶贫”。领导干部率先“触网”,在网上当起了“推销员”,“核桃书记”、“苹果县长”成为网络热词。除了直接带动农产品外销之外,还打造出了“陇南电商”品牌。陇南市市长陈青:“为我们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个载体,陇南的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在全国也大大提高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十月,陇南市已组建电商协会个,网店总数累积到多家,农产品网上销售总额突破13亿元,陇南市也因此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首批电商扶贫试点市。甘肃省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全国的大市场实现了有效的对接,让农民由于靠着电商的进入,他们的农副产品平均的收益增长20%,就光这么一项,原来他可能销售是三千块钱,今年他可以接近四千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看来,陇南市探索出的“互联网+扶贫”模式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这种模式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到了从边缘到主流化程度以后,他和一些战略性的问题相关联,比如说三农问题、比如说扶贫,就是真的要了解他们共同的诉求是什么,把那些共性的需求,用一些公共资源区整体提供,这样就会降低单个的成本。”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记者:甘肃站孟永辉、张磊甘肃台刘芸

录音:甘肃互联网扶贫

监制:杨东红    责任编辑:刘小瑜 

编辑:梁倩倩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xw/13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