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风”培育工程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抓好“三风”建设,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促进力和约束力,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我校秉承“自强不息,至善至美”的核心理念,发扬优良传统,引领学校发展,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校风、严谨笃学的教风和乐观向上的学风。 “以人为本”德育工程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校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小组合作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被评为“甘肃省德育示范校”。 “依法治校”平安工程 以依法治校为基石,以平安和谐为核心,以学科渗透安全教育为载体,以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营造了一个平安、和谐、愉悦、温馨的校园环境。通过国旗下教育、主题班会、模拟法庭、普法讲座、安全演练、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我校校园安全工作硕果累累,年荣获兰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同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五星级平安校园” “文明班级”建设工程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我校以“博雅”文化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行设计班级名片、班徽,共同制定班级目标、班级公约,设立“班级明星”岗位、评比栏、读书角,建设彰显个性、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培养四有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校园环境”美化工程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口,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校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拓宽教学领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提高环境建设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校园环境注重硬化、绿化、美化、校园布局注重知识化、科学化、合理化。坚持环境育人,用博雅、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促使师生精神饱满,身心愉悦,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性地工作,创造性地学习。 “博雅之星”成长工程 学校在博雅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对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评价进行积极的探索,以规范化奖励制度为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天赋及特性,最终达到使全体学生高分高能,健康成长的目的。共设有十六种博雅之星,全面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一把尺子”量学生的现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健康的成长。 “为民服务”贴心工程 我校启动“为民服务”贴心工程。学校开放了教职工停车场、开设了教师食堂、宿舍,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让教职工安居乐业;建设了教职工阅览室,配备了阅览书籍,为教师提供了精神食粮;拓展完善了健身配套设施,为教师锻炼提供广阔舞台;学校还定时组织教师体检、心理健康讲座,保障教职工身心健康;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电子图书阅览资源共享,方便了教师教研学习及业务交流;加强了校本培训,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全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为每位教师送去心贴心的实惠。教职工停车场心理健康讲座干净、卫生、整洁的教工食堂教职工阅览室教工活动中心 “党员干部”示范工程每个党员的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就像螺丝钉,虽然小,作用却不可低估。党员的工作岗位,都是同党的整个事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校党员不因事小而不为之,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工作中,处处做表率,带领群众去创造优异的业绩。学校党支部通过“当标杆、做表率、树形象”教育,开展了四比四带头“比党性、比作风、比纪律、比业绩”、“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守纪做表率、带头自律树正气”活动,营造出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真正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学校的生命在于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大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而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导师带徒结对工程,通过更新观念换脑子、练兵学武搭台子、师徒合作结对子、专业成长搭梯子,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课改需要。 “文化建设”提升工程 我校坚持以“博雅”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以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愿景,培育精神力、形象力、制度力,创造性地开展了学校文化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管理精细化;以校本培训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实现管理人本化;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提升校园品质化,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欢迎北京中科刘云涛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