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黄土地情系贫困户将驻村帮扶工作做到贫困户的心坎上 ——记鸳鸯镇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10月的鸳鸯镇大林山上,到处都是沉甸甸的玉米,红艳艳的苹果……与这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遥相辉映的是热火朝天忙碌在群众文化广场修建、通组道路砂化、产业路建设中的人们。这些人群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不是大林人,但胜似大林人,他们脚踏黄土地,情系贫困户,将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做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他们就是鸳鸯镇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大林村位于鸳鸯西部的大林山上,距镇区7公里,辖7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共户人,其中,户人处于贫困线下,贫困发生率69.13%。由于该村地处干旱贫瘠山区,种植结构单一、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村民缺资金、少技术,使得村子经济发展受限,成为鸳鸯镇乃至武山县典型的贫困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任科员党振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机关纪委专职副书记聂建军按照组织的安排,分别担任起了鸳鸯镇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职务。从踏上大林村黄土地的这天起,他们立即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爬坡过弯、钻巷入户,访村情、问民意,切实为大林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几个月下来,队员们晒黑了、变瘦了,但帮扶工作队植根山区,真情帮扶的真心,换来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换来了大林村致富奔小康的十足后劲,将驻村帮扶工作做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 真心真情换信任,让群众致富的信心树立起来 “家里面有几口人?有几亩地?最近有哪些困难?能不能发展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这是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时经常同群众谈论的话题。 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队员们在党振环和聂建军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走家串户掌握最真实的村情民意。在这期间,通过召开村“三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实事求是摸清贫困户、贫困度和致贫原因,充分了解大林村班子运行、产业发展、群众困难、矛盾纠纷等基本村情,为科学制定《—年大林村发展计划》、有效改变该村穷困面貌打下了基础。 在后来的工作中,《—年大林村发展计划》中包含的“两规划一设计”在该村民生工程迅速落实上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作用。(“两规划一设计”,即《鸳鸯镇大林村村容村貌规划》、《鸳鸯镇大林村自然村之间道路规划》和《鸳鸯镇大林村文化广场设计》,它是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会同鸳鸯镇党委、大林村“三委”班子,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大林村三年发展计划。) 用真心换取信任,用真情捂热民心。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共同谋划致富帮扶路子的为民精神和务实作风,感动了群众、影响了大家,干部群众一心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积极努力争项目,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起来 见到党振环和聂建军时,他们正在通组道路砂化建设现场亲自指挥铲车施工,党振环满脸洋溢着笑容说:“12公里的通组道路砂化和7公里的产业路建设已于上周开工,想着以后村民们能走在宽阔的路上,农作物能从这里运出,群众能靠这条路发家致富时,我和老聂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驻村帮扶工作队很清楚,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大林村经济发展、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最突出、最首要问题。于是,党振环和聂建军从满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需求出发,与自己在省城的单位积极衔,并获得大力支持,筹措资金近万元用于解决群众行路难和精神文明生活匮乏的问题。截至目前,12公里的通组道路砂化、总长7公里的产业路建设和占地多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已接近建设尾声。下一步,他们还将为文化广场配套路灯、篮球架、健身器材等设施。我们的确看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会极大地改善大林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播撒阳光送爱心,让山里的孩子们笑起来 “谢谢叔叔……”“叔叔,您真好!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9月8日,新学期开学之际,村里的小学充满了欢歌笑语,原来是孩子们收到了党振环、聂建军一行送来的课桌、书包、体育用品等爱心礼物。 回溯到几个月前,党振环、聂建军刚到大林村驻村帮扶的那段日子,他们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在办学条件如此艰苦、教学资源如此匮乏的环境中学习时,心中已有隐隐不忍。后来了解到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时,他们想到了自己在省城教学资源优越、师资力量充沛的学校里上学的子女,两个画面一重叠、一对比,让这两个平素里沉着冷静的大男人也禁不住动容了……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情绪平复后,党振环、聂建军多方争取,甚至给老友打去电话,积极联系社会帮扶,为大林小学和村里的孩子们争取捐助。在这期间,他们联系到甘肃省华美建筑公司、甘肃龙润德公司,为大林小学捐赠电脑2台,课桌椅20套,书包、文具、字典等学习用具20套以及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礼物使得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些来到村上住下来的叔叔、阿姨们是真心关爱他们的,他们像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一个个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发挥力量活组织,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团结起来 “……范福忠同志能够热心帮助乡里乡亲,在村上组织清扫卫生的时候能主动带头并发挥示范作用,平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同意他转正!”“好,针对范福忠同志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事宜,下面,我们投票表决。”……“我宣布,经年6月24日大林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讨论、票决,一致同意范福忠同志按期转为正式党员。”这是聂建军组织召开村党员发展大会时的情景,他想从规范村内各种会议入手,在大林村形成严格践行“四议三双一监督”工作法的氛围。 自聂建军来到村上,他就基本没有回过家,真正是住得下、待得住,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打动村里的干部群众。他说:“我作为大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就是要做好五员:一是当好贯彻执行政策的监督员,指导村干部履行职责,搞好村务、财务、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等工作;二是做好具体实施工作的富民强村指导员,帮助村结合实际,理清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思路;三是当好农村纠纷调解员,帮助协调村“三委”关系,增强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协助调处理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做好信访、上访人员的解释、劝导、说服、落实等工作,尽力减少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对村重大事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努力把农村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做好为民办事服务员,帮助村解决党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五是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及时把镇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会议精神等传达到村,指导村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措施。” 聂建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五员”理论,经过几个月实践下来,还真正是起了作用。大林村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空前高涨,有力地推进了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程。 脚踏黄土地,情系贫困户,将驻村帮扶工作做到贫困户的心坎上。这即是鸳鸯镇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铮铮誓言,又是工作队的真实写照。大林村这个昔日的贫困小山村,正在一步步完成美丽蜕变,村民们也在期待着村子破茧而出成为美丽蝴蝶的那一刻。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白癜风治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t/109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