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教你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志愿填报策略,提醒考生和家长全面熟悉招生工作流程、熟悉招生录取模式设置、全面把握平行志愿投档原理、清醒认识平行志愿报考风险,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理性选择,圆求学之梦。 6月6日,甘肃省21个考点完成考场布置工作。图为高考考生提前查看考场。(资料图) 刘玉桃摄 —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熟读章程、准确定位、拉开梯度、冷热兼顾、冲稳结合”是填报平行志愿的20字方针。 1.熟读章程,全面掌握招考信息 掌握信息是填报志愿的基础。信息主要包括: 一是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报考要求,尤其要吃透投档录取办法、报考条件以及加分项等。考生要特别注意高校对生源省份考生的录取规则、专业分数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有的专业除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等,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二是高校信息,主要是办学层次、历史沿革、行业背景、专业信息、博士硕士点设置,优势学科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总体就业率,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比例等。 上述信息,需要考生和家长通过反复查看高校招生简章、浏览高校网页或者电话咨询等方式全面掌握。 2.准确定位,运用历年分数线资料合理判断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间通过分数进行公平竞争,传统的顺序志愿录取模式下的以低分进入较高层次高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近三年的情况看,高分落榜及低分高就的情况大大减少,录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范围大大缩小。从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数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十分密集且分差甚微。 要学会运用该校往年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来衡量判断。《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导》综合分析该校近两三年各招生院校的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等数据。考生应根据自身成绩及位次参考各院院校近三年的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选定理想中的学校范围,根据自己兴趣与爱好结合院校近三年的据最高分、平均分选定专业范围。 .拉开梯度,避免志愿持平或盲目攀高 平行志愿填报时,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全部填报成同一层次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自己分数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尽可能的进入院校录取的区间,避免区间过窄而滑档,做到排序有先后,搭配有主次。 4.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阶差 填报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落差。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院校优势专业。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情况来看,考生的考分情况分布十分扁平,院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很小。因此,考生填报时要尽可能的避免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 5.稳冲结合,掌握阶梯填报技巧 “冲”两个志愿。六个志愿次序前面的两个冲往年录取平均分的高校,“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考生查找自己位次处于院校近三年录取最高分对应的位次及最低分对应的排位之间的院校,再结合平均线差均值划定院校范围。 “稳”两个志愿。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两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最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 “保”两个志愿。最后两个志愿,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选好保底学校,为自己志愿的录取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填报不当,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当然选择时也要考虑自己成绩位次,不要太低于自己的理想值,避免“高分低就”。 6月7日,年高考拉开帷幕,随着第一门语文考试结束,甘肃考生走出考场。(资料图)刘玉桃摄 —注重志愿填报细节— 平行志愿作为一种新的志愿模式,虽然实施了三年,但不少考生和家长不注意志愿填报细节,平行志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考生的录取和满意度。 1.兼顾地域,全面了解高校办学实力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些高校排行榜陆续推出,各种排名对高校的统计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提醒考生在报志愿时,可以参考这些排名,但也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 在了解高校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学科时,既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