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

“年,甘肃肉羊存栏量上升到万只,年出栏量上升到万只,全国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全国第3位。”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米小泉说,我省已成为全国优质肉羊供应基地,迈入“羊业大省”行列。

近几年,我省在积极推动落实“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中,围绕肉羊产业深耕细作,加快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还建成民勤、凉州、环县、东乡、会宁等9个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打造出了“中天羊业”“中盛羊业”“清和源”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带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领头羊”。

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养殖场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摄

养殖模式带“活”百姓养羊

3月22日,记者走进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养殖场,被眼前的智能化羊舍所震撼,太阳能发电的棚顶、卷帘窗户,科学饲喂,镂空地面,设施清粪池,羊群享受着“羊贵妃”待遇。

“养了大半辈子羊,这两年跟着中天‘发羊财’了。”正在参观的会宁县长丰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宋银洲说。

从17岁开始,宋银洲便开始和羊打交道,30多年来,一家人就靠种地和养羊维持生活。

“以前由于山大沟深,耕地瘠薄零散,庄稼收入微薄,再加弟兄5个,日子过得紧巴巴,羊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宋银洲无奈地说。

由于受经济条件、养殖模式的制约,一直未能从根本改变壮大羊产业的局面。直到年,会宁县与甘肃中天羊业签订了肉羊产业合作协议。大力推广“中天肉羊”养殖模式,采取“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的方式,帮老百姓分担养殖风险。此外,还有“合作育肥+保底收入”“扶贫车间+代工奖励”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让农民从中受益。

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养殖场负责人正在讲解智能化羊舍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摄

借此转机,宋银洲扩大养殖规模,成立合作社,与周边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托管代养协议,以“20+1”的模式从中天羊业引进了只湖羊,一年收入80万元。带领村民养羊致富,成了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在会宁大地上,像宋银洲一样采用“中天模式”养羊致富的百姓还有很多。

米小泉认为,“中天模式”加速我省羊产业新变革。目前,该模式为养殖户提供种羊、培训、饲料、技术、保底回收等服务,带动甘肃省23个县区数十万养殖户通过“投种还羔”“托管代养”“育肥回收”的养殖合作方式,发展肉羊扶贫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良种繁育实现提质增效

我省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孕育了丰富的草畜生态资源,与羊喜燥厌湿、怕热耐寒的生活习性十分吻合,为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保障。而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又是养殖产业的源头与基础,对增加肉羊个体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省肉羊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中天羊业功不可没。”米小泉说。

从年开始,中天羊业率先将湖羊引进到我省干旱绿洲区进行风土驯化和繁育,并逐步由海拔较低的寒旱区向海拔较高的寒旱区、纬度较低的寒旱区向纬度较高的极冷高湿区引进,在定西、古浪、民勤等地大力推广湖羊繁育的生态区域,为湖羊在北方地区的成功的引种和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湖羊‘两年三胎’的新品种、新技术着实是引领肉羊存栏量上升的增长点。”米小泉说。

近几年,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价格拉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甘肃羊及其产品在“羊周期”的波动中保持了量增价升的总体趋势。“只羊上千”的价格态势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会宁县养殖户在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养殖场参观。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摄

“年,多胎的湖羊一只一年就能多赚元。”引进湖羊致富的会宁县郭城镇养殖大户柴宗恒笑着说,“去年养湖羊收入20多万,相比我年前养土羊的收入翻了3倍。”

年前,柴宗恒一直养的土羊,产羔率低,卖羊要去河畔镇的羊市场上去卖,价格波动大,辛辛苦苦养了羊,到头来还不一定能回本。

“现在羊羔经过育肥周期,中天兜底收购,每只最低能赚元左右,价格稳,销路根本不用愁。”柴宗恒说。

选羊有良种、养羊有模式、卖羊有销路,养羊户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目前,在产业扶贫政策推动下,甘肃羊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了“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羊”以及社会资本积极发展养羊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已建成肉羊良种繁育场个,羊良种化程度达到85%。

甘肃羊“造船出海”卖向全国

从脱贫攻坚周期转段至乡村振兴,如何把甘肃“养羊大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加速实现从“羊业大省”到“羊业强省”的蝶变?在规模化养羊的道路上探索了17年的中天羊业董事长陈耀祥做出了答案。

“得益于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超前布局和稳步发展。年,中天羊业的年屠宰精深加工肉羊达到万只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羊加工企业。”中天羊业董事长陈耀祥说。

推动甘肃羊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是“中天模式”,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前期技术培训、中期投种回收、后期加工销售”的模式,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金融部门和社会力量,灵活多变地拓展养殖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有机衔接,从而达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双赢。

中天羊业在民勤建成了50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生产线。

3月初,陈耀祥率领团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云签约”协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全面引进中天羊业推广的“中天模式”,打通当地羊产业育种、养殖、屠宰、交易、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以期带动沙雅县羊产业发展壮大。

同时,他与陕西南泥湾、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合作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将中天模式不断向外加速复制裂变,这意味着,甘肃羊产业也正在向全国开花,将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

“这场签约打响了中天羊业投身乡村振兴的‘第一枪’,迈出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陈耀祥笑称。

“过去17年,我们实现了‘甘肃羊,卖全国’。未来,我们要实现‘全国羊,卖全球’。”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陈耀祥开始思谋未来的振兴之路,要建立羊肉集中屠宰点,并对羊肉进行分级分等,杜绝“私屠乱宰”以保障肉质安全。脱贫攻坚阶段,他们致力于养更多的羊,把数量提起来,但在乡村振兴阶段,要把羊养好、养精、把养羊的质量提起来。从全国落子布局,继而实现“全国羊,卖全球”的宏伟蓝图。

京东店陇原中天旗舰店

长按识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t/147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