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八十岁的模特奶奶,走向了世界。 今天,新华社一篇《模特奶奶的花样年华》浏览量已过百万,同时在日本的新华分社也转发了此文。兰州的这位八十岁的模特奶奶,已经走向了世界。这位模特奶奶,就是今年80岁的模特教练李玲。不久前,刚过完自己80周岁的生日的李玲,是甘肃省最早的一批时装模特,现在的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年出生的李玲,原先在兰州春风电视机厂上班。年,在深圳出差时,接触到时装模特表演。年,看到报纸上刊登了甘肃省歌舞团(现为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要招聘时装模特的消息,还要举办学习班。她就报名参加了学习班。当时,李玲已经年近50岁了,在那批人中间,岁数算大的了。可以说,年过半百,才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如今,李玲已经在甘肃省老年大学当了13年的时装模特队长、教练。年,她又兼任兰州社区老年大学模特班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遍布全省。八十岁的她,在人生的T台上,才到了最精彩的时候!李玲老师,人生态度,积极乐观,向上进取,值得每个人学习。 图片裴强部分为网络截图。 踩着猫步,款款而来,稍停,摆Pose,优雅转身,渐渐远去。红裙,黑发,71岁(年时的年龄)的时装模特李玲在展示她人生的另一面。 “花了23年,才实现了我的模特梦想。”年,第一次到深圳出差的李玲,意外地观看了一场时装表演。从此,走上T型台,就成为她的梦想。 23年之后,曾风华正茂的李玲,已年过七旬,但在T型台上,却风采无限。从对时装模特一无所知,到屡次在全国获奖,再到担任多个模特大赛的评委。李玲走过一条与众不同的时装模特之路。 讲述人:李玲71岁(年时的年龄),甘肃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模特队队长, 兰州市老年大学模特老师,从事模特20余年 个人的历史是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见证。改革开放后,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带着模特队来中国表演,从而让人们见识了模特。年,上海组织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一个行业开始兴起。时装模特从改革开放初一无所有,到遮遮掩掩,再到成为火爆的产业,成为时尚的旗帜。其起步时的艰难远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 年,改革开放刚刚走过十个年头,人们思想仍封闭保守,李玲她们是怎么战胜重重阻力,走上T型台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李玲,聆听她实现时装模特梦想的故事。 深圳看时装表演后,我也要走一走 初次接触时装模特表演是在深圳。这是一次意外深圳之行的额外收获。年夏天,我在春风电视机厂。那正是春风厂效益最好的时节,主打产品春风电视机,行销西北各地供不应求,效益好得很。 厂里决定对电话程控交换机进行升级换代。我是从兰州电信局调到厂里的,负责的就是电话业务。到深圳采购程控交换机的任务,自然落到我身上。年夏天,我和电信局的金师傅一起去了深圳。 李玲当接线员时留影。 到深圳住在兰光电子招待所。出发前就和深圳的一大学教授取得联系,通过他找到香港的一公司,准备从香港进货。事情很顺利就办妥了,我们在深圳等着到货。 一天,这位教授给我了一张时装模特表演票。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时装模特表演。本来不想去,教授说,票价元一张。这对于我而言,非常昂贵了。一月工资才60多元,元相当于我一个半月的工资。别的不说,就是冲这个票价,我也要去看看。 表演在一体育馆举行,我看得索然无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时装模特表演。觉得几个人在长条台子上走来走去,摆出各种动作,没有啥看头。既看不到门道,也看不到热闹。 演出结束,大学教授说,你个子这么高,也可以去搞时装表演,走出来要比她们好。这话打动了我。年轻时,最让我自卑的是个子太高了,走路塌着腰,不敢挺胸抬头,路上碰到两三个人在一起,我就要绕道而行,害怕他们看见我个子高笑话。自卑得很。 很快,程控交换机就到货了,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通讯设备,兰州没几家单位有此设备。到单位后,忙着调试设备。在工作之余,偶尔会想起那位教授的话,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去走一走该多好。参加时装模特表演的想法就一点点萌生了出来。 第一次表演,妆画得如同媒婆 那时候,兰州封闭得很,时装模特表演,好多人听都没有听过。咋办,只能把这个想法压在心底。到年终于来了机会。过完年,大概三月份,一天朋友说,报上登敦煌歌舞剧团要招聘时装模特的消息,还要举办学习班。 我心想一定要参加。我也知道阻力大得很。在人们意识中时装表演,就是在舞台搔首弄姿,和演戏、演电影的演员完全不同。 偷着去报名了。骑着自行车,跑到五里铺的敦煌歌舞剧团,交了钱,填了表格,报名费收的也不低,5元或者10元,记不清了。现场就进行了面试。人懵懂得很,从来没有上过舞台,也没有表演过样板戏啥的,没有任何文艺基础。唯一支撑我的就是信念,一定要在台上走一走。 低着头,我们一个跟着一个从评委桌子前面走过,眼睛不敢看人,更不敢四处张望,连怎么下去的也不知道。到了台下,互相打听着,“把你收上了没有?”当时,没有公布录取名单,过了几天才知道我被收上了。此时,我已经50岁了,在那批人中间,我的岁数很大了。不敢说最大,至少也排在前几位。 比赛或者叫表演,是在省政府礼堂举行。对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学。 服装要置办,那时,服装色彩开始有了变化,但大部分人依旧是灰、黑、黄三种色调,时装模特表演,没有时装咋行,可是,60元的工资根本买不起好衣服。没有办法就去借,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一件天蓝色风衣,自然也少不了首饰,买了一付塑料片片耳环。这算是有了行头。 化妆就更难办了。我从来没有化过妆,平常也就抹点油,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素面朝天。上台,就要化妆。咋办,只有硬着头皮上。妆画得非常糟糕,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白粉,口红涂了一点点,眉毛又黑又粗,脸蛋上抹了两个红坨坨。现在,想起来和社火中的媒婆相类似。笑得不行,没有办法,平生第一次化妆,又是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错误难免。 年,李玲所在的班组获得先进班组时留影。 身上别着一个号牌,听到有人喊号了,就上去到台子上走一趟,一切都照着别人学,她们怎样走,我就怎样走。失败了,没有获得任何名次,有些遗憾,但不后悔。对一个没见过几次T型台,没有任何文艺基础的人来说,能上台就好得很了。 至今,我对王德惠老师感激得不行,虽然我一次也没有见过她,但是没有她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或许就实现不了我的时装表演模特梦想。 老年模特队,从学走路起,一步步实现梦想 我记得刚刚报名,阻力就来了。有家人的,也有单位的。虽然工作干得无话可说,但风言风语多。一到单位,一些同事就说:“嗷吆!模特来了!”也不知道,是表扬还是讽刺。家里人阻力也不小。首先是丈夫的,他虽然没说不让去,但脸上不展呱。有时,单位同事说几句“人家老婆还是模特”之类的话,回到家中,脸拉得有二尺长。我妈妈也反对:“不把娃娃照顾着,抛头露面,乱跑啥呢?” 这次表演结束后,我们还在省政府礼堂门前合影留念。正是年4月份。 年4月,参赛模特在省政府礼堂前留影。 表演完就散伙了。到年,一起参加了比赛的朋友说,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要组织时装模特表演队,问我愿不愿去,我想了好几天,还是要去。这时,我过了50岁了。按年龄说,早已超过时装模特的表演年龄,但我就想把它当做业余的一个爱好。 模特队是王树美大姐组织的,虽然我只参加过一次比赛,但身体条件还不错,就把我吸收进来了。训练也就跟着开始了。国内的时装模特也刚刚起步不久,没有专业模特教练,只能从文艺界找些舞蹈老师来指导我们。 年,李玲的艺术照。 时装模特在舞台上只有那么几步,不知道的人说,很简单,走两下,有啥难的。实际上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我,以前害怕人笑话个子高,走路不敢抬头,背也有些驼了。我们训练,就从靠墙站立开始,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到如今我的身高却从1.70米长到1.73米,这算是练模特的意外收获了。 训练辛苦得很,好多人没有坚持下来。边训练,边找些演出机会。一次,七里河供电局有个联谊会演出,邀请我们演出。获得消息后,训练更加刻苦了,脚上磨出许多水泡,当咬着牙表演完后,想休息一下,但又不好请假,就问教练,明天训练还继续吗?教练说,你认为你走得好得很吗?我满脸通红,这才意识到,我们走得不好,不能松懈。第二天,还是咬着牙来了。 坚持不懈,总算渐渐入行了。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中老年时装表演友谊赛获个人十佳,后来获得甘肃十佳模特,年去北京参加了全国银龄美大赛,获得十佳。这是对我多年艰辛付出的肯定。也就在这一年,我在第一届国际钻石小姐大赛任评委。 如今李玲已经在省老年大学当了九年的时装模特队长、教练,培养出来的学生遍布全省,这些学生不仅改变了自己气质,也带动影响周围的一大群人。许多老年模特队员,无私奉献,将老年时装模特,打造成了一个不似朝阳,却胜似朝阳的事业。 模特是从走路开始,从不会走到会走,我学到不少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我自卑的性格,敢于挺胸走路,抬头做人了。回想这些年,路其实就在我的脚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t/149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