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中国农业品牌化来说,这是浓墨重彩、风云激荡的一年。 年初,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曾对中国农业品牌化开展“十大预测”。年终岁尾之时,我们一起来盘点农业品牌化发展之路的“成绩单”。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是国内高等院校中首家专注于农业品牌的研究机构,更是开展农业品牌的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及营销传播咨询的中国农业品牌智库平台。其主任胡晓云的研究特色正是农业品牌研究和区域公用品牌战略与传播研究。 预测一:品牌战略成为核心战略 农业品牌化日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供应侧改革、消费需求满足的重要抓手。以品牌化倒逼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良种化等现代农业要素的产业链构建、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将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及农业企业纷纷设立品牌管理专门机构。 盘点 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农业现代化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农增收、扶贫攻坚等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品牌”堪称一个非常热门和重要的词汇。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年行动计划》中,45次提到“品牌”;《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开篇首句就提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这些重磅级的文件,都明确了各部门分工,尤其加大了对农业品牌发展的支持力度。更为关键的是,农业品牌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得以树立后,年全面进入了落地运营和探索实践阶段,各地都在摸索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如农业部在年就专门开展了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如新疆大力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以组建产销协会和产业联盟的形式“抱团发展”;如山东省就明确路线,提出在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品牌化引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预测二:农业品牌化新政迭出 随着农业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原来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为目标制订的政策体系将发生重大改变。农业品牌化新政特别是有关提高区域品牌化程度、加强品牌声誉、提升品牌溢价的落地新政将相继出台,农业品牌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空前加大。 盘点 年,我国人均GDP约美元,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发生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年,农产品消费新趋势很明显: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如何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从农业部到地方,纷纷聚焦农产品品牌。年初时,农业部《关于扎实做好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塑造和营销推介,推动实现优质优价”以及“实施主食加工和农产品加工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等列为重点工作内容。 到了地方,农业品牌化落地新政则更多:山东制定《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主题,计划到年,全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达1万个,知名区域公用品牌达50个以上;辽宁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鼓励行业协会依托龙头企业,指导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工作;湖南省从年起,连续5年每年评选全省十大农业品牌;浙江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名牌农产品认定,还举办了农业品牌大会;海南省海口市在今年提出“丝路海口·都市田洋”作为农业品牌定位,计划用3到5年时间,持续培育知名农业品牌。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预测三:品牌扶贫成为扶贫新范式 作为一种“授人以渔”、持续性扶贫的扶贫新范式,品牌扶贫得到各级政府、工商企业、科研机构的重视。以提供品牌规划、参与品牌设计、培养品牌人才为扶贫新内容的品牌扶贫将体现出独特价值,为年的全面脱贫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盘点 扶贫开发作为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发现,品牌创建成了重要的扶贫手段之一。比如: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该意见还指出,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 更加值得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白癜风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