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本次中央环保督察由年初的河北试点,到第一批今年7-8月完成了对内蒙古等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督察工作,再到第二批11月底开始对北京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督察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根据安排,中央环保督察组将于两年内完成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 此次环保督察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泛、效果之显著,实为历史首次,是我国环保迈出的一大步。到底什么是中央环保督察,为什么进行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组做了什么以及产生了什么影响,后续发展如何?本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1.中央环保督察是什么1.1.环保督察的制度基础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决心,加上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为环保督察明确了根本目标,奠定了制度依据,设计了基本框架。 1.2.环保督察的目的与原则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督察的目的是重点了解省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推动被督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在具体督察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四个重点”原则:重点盯住中央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