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促进

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

甘政办发〔〕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41号),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利用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优势,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从供需两端发力,挖潜力、增活力、补短板,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从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从高速增长型向高质量发展型转变,使文旅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设施更加完备,服务更加优化,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到年,全省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25%,人均文化旅游消费达到0元,年均增长10%,真正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推动全省绿色发展崛起的首位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二、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一)实施“点极带”突破行动。深度挖掘我省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特色特质,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开发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带动性强的景区,力争新增5A级景区3个以上,辐射带动20个大景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争取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家研究中心、敦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与创新中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据中心,争取敦煌享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入境免签权、外籍人士小时落地免签政策,探索建立大敦煌版权交易、文化会展、文化贸易保税区,将敦煌创建成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中心城市;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一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平台,实施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综合保护利用、长城文化保护利用等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世界级长城文化体验基地。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支持兰州创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全省“一带一路”旅游黄金节点和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大力开发辐射周边城市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加快实施兰州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工程、“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建设及兰州老街、黄河楼、华夏文化展示中心等沿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高品位的黄河文化演艺、节会活动,培育高标准的黄河文化旅游业态,形成省会文化旅游消费新高地。(省文旅厅、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林草局、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文旅集团、读者出版集团、省公航旅集团,各市州和兰州新区按职责分工落实。各市州和兰州新区以下不再列出)

(二)实施产业融合行动。通过“文化+旅游+”,大力挖掘商务会展、生态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红色励志、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消费潜力。发挥展会拉动文化旅游消费的作用,持续放大文博会、旅游节、伏羲大典等会展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优势,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提升16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项目,推进红色初心教育和长征红色主题旅游深度融合,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打造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甘肃示范段。尽快出台《甘肃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依托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和革命圣地、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研学旅行基地,将兰州打造成研学旅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全省研学旅行发展。加快培育低空旅游市场,开发特色低空旅游产品,打造“空中游丝路”品牌。支持发展体育旅游,举办马拉松、生存训练、戈壁挑战、汽车拉力等热点赛事活动,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到年,全省建成20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30个研学旅行基地。(省文旅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文物局、甘肃文旅集团、省公航旅集团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引进专业设计团队,通过高品位设计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具有“老气”“土气”“朝气”“生气”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鼓励大中专院校艺术、旅游学院与旅游专业村结对子、建立艺术创作室,用文化为乡村旅游赋能。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建设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点)、旅游示范镇、旅游专业村、农家乐定级评星和摘星退出机制,加大乡村旅游从业者培训力度。推动乡村民宿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开发建设特色浓郁、规范有序、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农家乐,在乡村旅游功能区设立文化旅游商品销售点,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周末乡村休闲”工程,培育周末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和营销主题,吸引周边省区游客和城市居民到乡村度假,扩大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到年,全省创建10个以上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的田园综合体、个达到3A级景区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或度假区,打造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个旅游合作社。(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甘肃文旅集团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实施文创产品丰富行动。发挥文化创意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水平,支持兰州加快国家级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研发生产更多以黄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业态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丰富数字展示、电子竞技等产品,提升数字化水平,用互联网科技手段装备文旅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省内外重点影视企业在我省开展置景拍摄,推动建设一批集影视摄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影视基地。建设敦煌、兰州两个动漫创意脚本基地,打造以兰州为核心、以陇东南地区和河西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动漫产业基地。支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推进演艺市场化,实现重点旅游景区和热点旅游城市驻场演艺常态化。到年,全省培育10个以上旅游演艺精品项目。(省文旅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体育局、甘肃文旅集团、甘肃演艺集团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实施产业要素完善行动。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和夜市,开展名宴、名菜、名小吃、名厨等评选活动,培育甘肃餐饮特色品牌。整合特色民居、城市公寓等存量资源,开发多种类型民宿,增强大众化自助旅游服务功能,推动住宿业优化结构、扩量升级、提升服务,实现旅游住宿从传统星级酒店为主向多元化、个性化住宿业态发展。创意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丰富完善“一包如意走丝路”系列文创产品,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以消夏避暑为切入点,借助兰州黄河之滨音乐节、啤酒节、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夏季文化生活,推动避暑旅游向文化、体育、商贸、时尚、休闲等多个行业领域和兰州周边延伸,实现避暑资源与旅游市场有效衔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网络化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在敦煌等国际口岸城市设立离境退税窗口,建设敦煌免税购物综合体,放宽免税购物次数和额度,扩大文化旅游购物消费;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商品营销中心;在大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四星级以上宾馆饭店设立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名品馆;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免税店。到年,全省布局建设个特色餐饮示范街区,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达到35%左右。(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兰州海关、甘肃文旅集团、省公航旅集团、甘肃民航机场集团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实施淡季和夜间消费拓展行动。开发冬春季冰雪、温泉、民俗、亲子等特色体验产品,制定淡季门票、交通、住宿、演艺等消费优惠套餐。实行4A级以上景区淡季不停业,星级饭店提供免费自助早餐,推动国有景区淡季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实行5A级景区定时定向优惠措施,每年淡季确定一个或多个定向省区(城市),在优惠期内免费游览。策划举办冬春旅游季营销推广活动,增强游客淡季消费意愿。开发寒假面向大中小学生的研学、游学产品。大力推进夜间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开发夜游黄河、夜游敦煌、夜赏文创、夜品佳肴、夜购陇货、夜习科普、夜健体魄、夜间演艺等多样化消费产品。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夜间开放,举办夜间活动,催生文化沙龙、深夜影院、音乐俱乐部、24小时阅读空间等时尚文化业态,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到年,全省打造50个功能完善的夜间消费街区。(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甘肃演艺集团、甘肃文旅集团按职责分工落实)

(七)实施智慧赋能行动。借助新媒体、新渠道,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搭建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大力开展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线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推进“一部手机游甘肃”市场化发展,嵌入网络订票、网络订餐、网上预约、特产订购、导游导览等功能,完善在线支付体系,提升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联合互联网企业开发“一部手机游丝路”项目,实现10个节点城市、40个丝路驿站互联互通。提升文化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具备条件且用户需求较强的地方优先部署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科学规划线路、站点设置,提供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到年,实现文化旅游消费场所除现金支付外,都能支持银行卡或移动支付,互联网售票和4G/5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全省文化娱乐、景区景点和演出等场所实现互联网售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mt/13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