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3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的公告

年2月21日至3月20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24大类个品种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现将分析情况公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年2月21日至3月20日共抽检监测批次样品,其中,合格批次,不合格25批次,样品不合格率2.12%。

二、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一)各类食品监测情况。从样品检测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月所抽检的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合格率%。通过对抽检数据的分析,我省此次抽检的食品中,餐饮食品检出不合格率较高,不合格率为4.01%。(详见下表)

(二)各环节抽检情况。生产环节共抽检样品40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0批次;流通环节共抽检样品批次,其中不合格14批次,不合格率1.55%;餐饮环节共抽检样品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11批次,不合格率4.74%。

三、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及问题项目危害分析

(一)年3月份抽检监测食品主要不合格及问题项目(详见下表)

(二)主要不合格项目危害分析:

1、铝的残留量:明矾的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铝可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功能紊乱,可诱发老年性痴呆。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食品中粪便污染的程度。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可能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能引起腹泻、肠胃感染。

3、苯甲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防腐工艺阶段超范围、超量使用。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食入苯甲酸会引起腹泻、肚痛、心跳快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肾脏的慢性损害。

4、诱惑红:诱惑红是人工合成着色剂。可能在肉制品、葡萄酒、淀粉制品、辣椒制品和罐头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调色阶段超范围、超量使用。长期食用超范围、超量使用诱惑红的产品,可以导致肾脏和肝脏产生伤害,并易致癌,对儿童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影响到生理和智力发育。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从项目看,主要问题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微生物污染问题,主要是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储存过程和销售终端未能保持储存条件,包装不严、破损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

(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等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色素,检验结果显示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主要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调色阶段超范围、超量使用,为提升产品品相,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

(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过标准限量。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水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中,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养殖环节用药不当是产生兽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后,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









































鍎跨鍖婚櫌鐧界櫆椋庡鐢ㄨ嵂
鐧界櫆椋庣棐鏄笉鏄揩濂藉暒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mt/23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