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之下,位于中国西部的金昌开启了食品安全全民共治模式。   年11月份,从村到省,整个甘肃省完成了单一、权威专业的食药监体系的构建,村里有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乡镇设置了食药监所,同时构建了检验检测体系。再完成这些之后,对于方怀天来讲,似乎还缺点什么。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即社会共治,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当前政府、企业都在行动,共治中消费者的交流沟通更不能欠缺,缺了谁都不能说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管这个任务。   “目前我们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从人到检测设备、从制度到监管能力。但是作为上等医应该先宣传,把法制教育和宣传放在前面,从娃娃抓起,发动全社会力量,才能共同把住食品安全这道关。”8月24日,甘肃省金昌市食药监局局长方怀天在接受国家食药监总局“走基层”媒体采访团时表示。

从餐桌、食品安全宣传车,步步从微小细节夯实食品安全,从消费者角度,把社会共治落到实处。

  餐桌上的小工具避免“病从口入”   在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以及监管体系之后,方怀天开始了“病从口入”的食品安全理念渗透。年,金昌启动了“文明餐桌”行动,从最基础做起,来传递食品安全信息,而一把20厘米长的小小分餐叉,正是它承载了这种理念的传递。   金昌推动传统餐饮服务及用餐方式变革,创新餐饮具,选择长约20厘米、宽1~2厘米,带方头或圆头的卫生不锈钢镊,作为一种个人用餐具,供专门从餐桌取菜;餐桌饮具,在杯把处用颜色或数字逐一标识,防止混用。“只要是酒店、桌餐的地方都有分餐夹。过去提倡文明餐桌让餐不夹菜,夹菜用公筷,但是公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混淆,所以我们研究出使用分餐夹,这样不但使用方便,且不易混淆。”方怀天表示。   其实分餐夹不仅仅是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保护公众食品安全的功能。中国是乙肝大国,也是胃癌发病率高的国家,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以及可以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都可以通过饮食方式进行传播,文明的就餐方式可以最大化的截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据估算,目前中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万人,其中约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世界胃癌年发病率为13.86/10万人。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除了分餐夹之外,金昌在餐饮服务企业还掀起了新的服务模式——打包。   “我们在客人坐定,上餐前的半小时才开始布置餐桌,把碗碟摆在客人面前,之前都是放在消毒柜里,每个包间都配置一个消毒柜。同时提供一次性的打包餐盒,以便客人可以把没有吃完的菜打包回去。”金昌大漠金酒店副总经理王卫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种打包模式看似是为了消费者节俭,更重要的是也给王卫峰减少了工作。 “过去每五桌都能收到30斤垃圾,但是现在60桌才收8盆垃圾。原来一个月处理餐厨垃圾需要元,现在只需要元,现在剩下的都是纯垃圾。”王卫峰表示,“我们对服务人员有要求,如果能够鼓励客人打包,是有奖励的。此外在点餐时,按照依就餐人数1:1.5的比例点菜,吃多少点多少。同时饮水杯表明编号,这顿饭期间的水杯就是固定到个人。从业人员操作时做到佩戴遮挡式的透明口罩,防止飞沫和病菌的传播。”   金昌一系列的创新措施,消除了制约餐桌文明广泛推行的瓶颈,既实现了卫生用餐,又保留了老百姓喜爱的传统聚餐方式,提升了传统中餐用餐文明程度把“文明餐桌”创建由宣传倡导推进到行为干预,整体提升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和文明消费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行为潜在的带来的经济价值以及完成中国人的大健康梦。   特色宣传车传递新理念   如果说每年举办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开通食品安全专栏,运用   据司机介绍,跑完金昌整个市区需要4个小时,两镇需要一天,一县一区需要两天。每天都是同样的工作,车上放着食品安全知识的视频,行走在金昌市的每个角落。   “虽然每天都只重复一个动作,但是也不烦。这个车不是随便一个司机就能开,因为车箱里面都是各种设备,需要掌握好设备维护技术。里面含有30个视频,轮流播放。”虽然是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这位司机仍然非常为自己的这辆爱车自豪。   “毕竟很多农村的老人们不上网,看电视少,看不懂报纸,但是他们可以听到宣传车的声音,了解一些食品安全知识。能做到这些,我就满足了。”司机表示。   这种浸润式方式,传递出去的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素养水平,进而改变生活习惯,真正能够让全社会的人介入到捍卫食品安全的队伍中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lt/132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