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采编主任刘永娜、对外交流部主任李曼一行三人来临洮采访。临洮县委书记石琳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的专访,介绍了我县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并就马家窑文化的挖掘和发展、养老产业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采访组先后深入太石镇三益村、中铺镇何家山村、洮阳镇曹家坪村,采访调研了我县以能人引领、强村带动、易地搬迁,C级危房维修加固为重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并前往马家窑文化小镇和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了解了临洮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在专访中,石琳介绍说:临洮县是国家级扶贫县,年底全县的贫困发生率为22.66%,通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3%。按照计划的脱贫时序,临洮县要在年实现整体脱贫,但通过综合分析,特别是今年受旱情影响,县内中药材、马铃薯、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减产,作为农业大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在四成以上,脱贫工作压力很大。

针对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石琳认为,以前,精准扶贫的主要精力是怎样做到精准,做到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措施精准等。精准扶贫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怎样落实帮扶措施、补齐短板,实现持续脱贫和永久脱贫,这是作为县级政府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后,石琳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脱贫攻坚补短板。现在进行脱贫工作,必须围绕“三步走、两保障”的要求,将各项指标细化,倒推过来,补齐短板。水电路方面的短板,今年都能解决,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危房改造,全县共有户,按照传统模式的最低标准,需要6亿元才能解决。

农民增收育产业。真正解决群众脱贫问题,必须要培育农民自己的产业,培育产业重要的是思路转型。以前将扶贫资金交给农户发展,由于农户受自身发展能力差、土地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发展壮大。在以后的扶贫中,所有资金、项目,都要围绕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进行。龙头企业带着合作社,合作社连着农户,这样才能形成产业链条,这也就是进行农村供给侧改革,培育壮大有地方特色、差异化的富民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素质提升抓培训。针对中国劳动力呈倒金字塔分布的现状,要坚持减小分母、扩大分子,控制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通过培训将年轻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年老的政府兜底,中间段的进行转化培训。县级政府实施素质提升培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党政考核、新型农业实用技术广泛推广是三个重点,要通过致富能人“1+X”培训,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要通过将培训点和实训点结合起来,实现整体提升;要通过回笼培训干部,健全培训师资队伍。石琳说,素质提升是农民自身发展的根本和核心问题,是彻底解决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措施。

村级两委要加强。加强村级两委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村两委班子是村级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领导核心,是凝聚群众进行脱贫致富的直接领导力量。石琳指出,要加强村级两委,最重要的就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临洮县探索出建设集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如果按照每个村发电千瓦来计算,村上每年收入大约有15万。这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农村创新抓改革。农村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遇到什么问题制约发展就改革什么问题。临洮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问题,我们创新进行C级危房维修加固,解决了群众因房返贫的问题。再如农机补贴,造成了农机具大量闲置和国家支农资金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临洮县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但解决了农机具闲置问题,还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问题,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像这样在农村进行创新改革的、助推精准扶贫的“微改革”措施有35项之多,极大地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长按下方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mt/10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