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美青海

在祖国神奇而遥远的西部,有一颗灿烂而闪耀的明珠,她就是大美青海!!远看是高山,近看似平川——游客如此勾勒青藏地貌,这是从飞机上鸟瞰所得印象。飞机飞近横亘于甘肃与青海间的祁连山时,看到这千尺绝壁的高山会感到惊呀;飞机越过界山后的起伏山地,却见大片的青海湖,以及辽阔的柴达木盆地(面积大约二十七万平方公里),使人难于置信这是高原上的平川。再往南飞,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自西逶迤,看似高出地面不过五百至一千公尺之间的缓坡,起伏于高原之上。山脚谷地是一片草原景色,要不是高达雪线(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像大海上的白头浪花漫卷在高原之上,也许您会把那片草原当作沿海平原上的低矮丘陵地。

地理分布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公里,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省内行政区划为1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7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万。

历史沿革

考古学家在长江源头的三叉口可可西里和沱沱河沿等地发现旧石器,可断定在数万年以前,古人类曾在那里生活过。从民和、柴达木盆地、贵南、玉树等地发现原始社会余处文化遗址。在夏代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居民称为西羌,仍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开始使用牛、马耕作。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氐羌地”。西羌人首领称为“豪”、“酋长”、“戎王”,是当时部落的统治者。他们不仅奴役本部落人民,还驱使族人向外扩张。

公元前—年间,河湟羌人正式进入了青铜时期。由于生产发展,战争增多,使“豪”的事务增多,权力扩大,逐渐成为军政首领。

公元前—公元年。汉武帝为了截断羌人与匈奴之间的联系,进兵赶走羌胡诸部落,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后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西海郡,置太守,下设五县。

公元年至年,鲜卑人的一支吐谷(音玉)浑建立了吐谷浑王国,开辟了东、西交通孔道,西宁遂成为交通要道。唐贞观九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李大亮等将领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归附于唐朝。

公元11世纪初,青海东部的封建势力拥立吐蕃普约后裔为王,称“唃(音古)厮啰”,号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宁)。

公元年,蒙古人统一全国,建立了元朝。推行土司制度,并封吐蕃部落的上层分子为土司、千百户等职,以统治所辖地区。

公元年,明军进入青海东部地区。公元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并采取“裂土分爵,俾自为守”的办法,使他们互相牵制,作为明朝的统治工具。

公元年,清军入关,清朝统一全国。清廷加强了对青海蒙、藏人民的统治,设蒙古29旗,划定藏族各部落25族牧地,使之卫不相属,并不得越渡黄河。

公元—年。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继承了清王朝。年以后,马麒历任“西宁总兵”、“蒙番宣尉使”、“甘边宁镇守使”等官职,马家势力开始深入到青海。直到年,马氏家族统治了青海整整40年.

年9月5日,西宁解放。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

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截至年,青海下辖2个地级市,6个民族自治州,27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6个市辖区,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个乡,34个民族乡,36个镇。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距今六,七千年前,古代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斗转星移,沧桑变换。

名胜古迹

1

吐蕃古墓

吐蕃墓葬群距都兰县城察汗乌苏镇1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的吐蕃墓葬群,共计0余座,多呈方形,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都兰吐蕃墓葬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3

古岩画

作为人类文明的早期记忆,岩画记录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情态、图腾崇拜等,是我们研究那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这些岩画,我们还能窥见地球环境与生态物种的演变。青海是我国的岩画大省,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人类在古老高原上的文化记忆。

4

丹葛尔古城

丹葛尔古城位于青海省,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

民族简介青海是多名族聚集的地方,汉、藏、回、蒙古、土、撒拉、哈萨克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繁多。

1

藏族

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西宁地区和海东地区各县也有一些散居。藏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信奉藏传佛教。

2

回族

回族也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城东区,其余散居在全省各地。在农村多从事于农业生产,在城镇则从事商业或其他服务行业,信奉伊斯兰教。

3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托勒乡、哈勒景乡,刚察县的哈尔盖乡,祁连县的默勒乡、多隆乡、野牛沟,门源回族自治县的苏吉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也有小片分布。西宁市和东部农业区也有少量散居。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奉佛教。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4

土族

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乐都县、其余散居于全省各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般信奉佛教,以农业生产为主。

5

撒拉族

撒拉族是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乡一带。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县等地亦有一定数量的撒拉族聚居。循化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是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散居在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从循化县陆续迁去的,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还没有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信奉伊斯兰教。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青海现已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旅游区,旅游设施日渐配套,可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多种有效旅游措施。遥远而神秘的青海等你款款而来,我们端上醇香的青稞酒和马奶酒,为远方的客人留下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围着锅庄跳起欢快的舞蹈,让欢乐永远留在您的心中!!!

标题

我说不出这心为什么那样默默地颓丧着。

旅行

只为让自己的身体与灵魂

一直都在路上

游锦途

与您相约

走过

青海

10w+最美景点

扫描上部







































北京中科白殿疯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ansushengzx.com/gsmt/118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