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新闻联播》结束之后,天气预报类节目就会准时播出,这已经成了一种惯例,说起裴新华或许没人知道,但说起天气预报,却是让所有人都是记忆犹新。 事实上,裴新华的家庭背景并不一般,出过好几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7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这一新型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CCTV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推出了电视气象预报业务,在年7月7日,世界上的第一期天气预报正式面世,这使以前只能通过报纸和广播来进行信息传递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节目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配乐+图片”的形式出现,先是中央气象台的专业气象数据,然后是CCTV的主持人进行配乐,这期间,有罗京和邢质斌这样的知名主持人,为这个时候的天气做配乐。 在80年代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首次出现了以“制播分离”为主的气象电视节目生产体系;十几年后,这档节目又有了新的突破,从24小时变成了48小时。 裴新华,也是其中之一,她在中国媒体学院的播音专业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虽然才二十出头,但裴新华已算得上是广播界的“老兵”,从她小学四年级开始,她就开始为甘肃人民电台做节目,那时候,她就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曾经说过:“我对以前的很多事情都有记忆,就像是田耕先生从小就把我带大,那梦幻般的演出,那一次又一次的业余主持人生活,让我记忆深刻,我应该将自己的美好童年,永远的保存下来。” 90年代,她从兰州高中毕业,进入了广播大学,那时候她只有18岁,第一次出门,父母和兄妹都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来接她。 当她来到北京这个大都市的时候,她忽然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她提着行李箱,左看看,右看看。 对于裴新华来说,大学生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她的唱歌跳舞,迅速成为了校园里的名人,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她有一天会开一家自己的音乐公司。 再加上她一米八八的身高,再加上清丽脱俗的外表,在服装组里,也被称为“广院名模”。 不过说到自己的性格,裴新华还是回答道:“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闲暇的时候,我更喜欢在家里看书,吟诗作对,尤其是《红与黑》和《飘》这些关于人性的小说,我经常会反复地看,还有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等等,我都很喜欢。 在学校里,裴新华因为在学校里的优异成绩,被分到了一份工作,那份工作,对她来说,也是一份意义非凡的工作。 《天气预报》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节目,但收看率非常高,这说明大家对天气的
|